佛弟子文库

遇到逆境时,应存三种观想

净界法师  2015/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遇到逆境时,应存三种观想

我们看第三段的“历事练心”,转逆缘成菩提道。我们先念一遍。【因缘观:一、当随缘消旧业想,二、当善知识想;真如观:三、梦幻观身,空护为上。】

我们刚开始在栽培菩提心的幼苗的时候,是在佛堂在看经的时候,在寂静的时候。但是你要让菩提心慢慢树根长大以后,你就要开始从人事去历练。因为你不可能离开众生的,你一定要跟众生的顺境、逆境碰撞。那怎么办呢?有三个观想:

第一个,因缘观,随缘消旧业想。今天他会跟你做恶逆的因缘,事出必有因,一定是你有罪业。记住!从今以后,把所有的事情,都往内心去观,不要去怪罪外境。其实你今生的遭遇跟别人都没有关系,他只是一个助缘。《楞严经》说,循业发现,你有这个业,就发现这个因缘,它只是个助缘。所以,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遇到障碍,你要想说:这个是自己的业障,在消业障——安忍、认命,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当善知识想,这个比较正面。你要想:唉哟,不错哦!我必须要经过这个历练,我才能够成长广大,老是风平浪静,我这个船技术也不会进步。你必须有恶逆的因缘的刺激,你这个树才能够开花结果。你看那个树,它一定要经过春夏秋冬,它老是在春天,这棵树长得不漂亮,一定要经过冬天的寒霜、秋天的冷风,这棵树才会长得漂亮。逆境,某种程度让你更坚强,当善知识想。

最后的“梦幻观身,空护为上”。观一切法空,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这些都是如梦如幻。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要用智慧来随时调整自己。

末法时代,你遇到障碍,没有大善知识,没有神通的善知识在,大概都要靠自我调整。你的智慧水平不能太差,否则你没有办法调整自己,别人又没有神通,你在起烦恼,别人也没有人知道。就是说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你可能刚开始第一念会落入妄想执着,但是你要想办法让自己走出妄想执着,就靠自己的智慧水平,靠因缘观、真如观。

其实修行,成佛之道里面,最大的困难就这一块了,就是凡夫这一块了。尤其是资粮位菩萨,因为你带妄修真嘛,我们带着妄想执着来修菩提心,所以妄想会不断地干扰我们。虽然我们要跟它保持距离,但是毕竟我们已经把它养成习惯了,所以它会反扑,我们有时候又落入妄想执着当中。但是菩萨要透过自觉、自省、自调,你要自己觉悟,自己调整自己,自己走出妄想,很重要!你的智慧不能太差,自己观照的功力不能太差。

如果你生长在正法时代,跟佛在一起,你活在妄想当中,佛陀会随时出现,把你带出来,那是你福报大,生长在正法。生长在末法时代,你就要靠自己了,所以你平常要多听经,加强你自己的观照力,自我反省,自调,很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突破障碍,超越自我,舞出生命

引生修学的动力,就是所谓的精进。有些人刚开始学佛是...

【推荐】微笑地面对人生中痛苦和考验

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险,来参加斋戒学会的老菩萨的故事...

世间并没有不好的东西

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时姓李,字...

度过人生种种难关,要做到这四点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务中,应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种种...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碍。你们跟师父们不一样的...

遇到冤家对头千万不要生气

我们每个人都有冤家对头,但碰到冤家对头我们千万不要...

逆境是你最好的往生增上缘

清王贞生,江苏昆山人。父亲王彦敷,是亲近乡学的读书...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念佛简单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

〖疑虑〗 念佛简单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 〖破疑〗...

心向素时即已放下屠刀

心向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种形式,对于自己的精神宣示...

为什么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要讲这三种意乐?就是你作...

佛法修学,以智慧为先导

去年和今年的九月,末学去大庆接受由净界法师亲自传授...

【佛教词典】贪

贪者,三界爱为体,生众苦为业,生众苦者谓由爱力五取...

【佛教词典】大慧派

为我国禅宗临济宗杨岐派之一支,开祖为大慧宗杲(1089...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絺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

净界法师:净土念佛与大乘教观

我们大乘的菩萨,如何把净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里面...

【推荐】追求见佛、追求功夫成片,容易出问题

我们念佛行人常常会犯一个问题,就是他念佛就很想见佛...

喝水也有学问,十个喝水的坏习惯

导语: 你会喝水吗?这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你却未必...

以金做马桶夜壶,太不知自重

原文: 真性在未证前,随恶缘则成烦恼,而仍不变。随善...

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而今生一期...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对这一点我们会非常地感慨,因为身处五浊恶世,我们众...

国王携妻舍身为奴

过去有一位国王名萨和檀,即施一切义,只要他人有所求...

放生要随缘,不要预定

人毕竟也是有情,或多或少会被一些名利蛊惑,从而做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前,有一个非常强壮的伐木工到一位木材商那里找工作...

你平常起什么念头,临终就起什么念头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像无止尽的水流,不是今生才开始,我...

圣严法师《现在最重要》

有人把禅修形容作跟自己约会。开始的时候,是有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