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复重来生与老

如瑞法师  2015/1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复重来生与老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为智者。

拂除尘垢无烦恼,不复重来生与老。

(法句经)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岁数很大,接近死亡的老人。他的一生也没有做过什么善的事情;但他的儿女们非常的孝顺,也皈依了佛陀。于是儿女们就把佛陀请到家里,希望佛陀能对他们的父亲开示。佛陀说:“你已经像干枯的树叶,魔的使者已经来到你的身边;你已经到了死亡的门外,旅途中你没有任何的资粮。”

这里面的意思,大家都能听明白,虽然我们现在可能还年轻,还没有成一片枯叶;但是你要知道,枯叶它一定是绿色的树叶变成的。当过了冬天,大地复苏,树枝发芽变绿。经过夏天,到秋天,秋风扫落叶,再到冬天这种凋零的景象,我们看看树上还零零落落的有些树叶。我们都说春夏秋冬,佛教里说法都先说冬,冬春夏。任何的事情,佛都希望提到它的时候,能引起我们无常的观念。

很多大德也警觉我们:学要学得多,实际修只要念起死来,修行就能入门。如果你生不起来,无常大鬼不期而至,就是说不能把自己观想成这么一片枯叶,随时被风吹下来就会丧生,那就没有入门。现在确确实实感到,虽然我们今天还在蒙昧,但死亡的使者即将要敲响我们的门了,如果我们不好好的积聚上路的资粮,我们这一生结束很容易,但下一生的开始又会怎样呢?

我们这几天的事情也是比较多的,尤其今天,一方面要去纪念一位老和尚往生三周年;另一方面,后面也有一位老师父在以身说法,让我们去给助念。其实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在给我们上课,无非让我们来了解生命的真相。生和死是生命的两头,我们了解生可能非常的困难,但我们了解死是非常的容易。我们去给那位老和尚纪念往生三周年,也是让我们去了解死,现在给那位老师父助念往生,也是在了解死,一旦了解了死,我想就很容易了解生了,也就能够生起来生死的心。所以说,遇到的每件事,对我们修道来讲,都可以在你接受这件事情当中去悟得苦空无常。

对于死的这类的话题,在家人都很避讳,不愿意谈,但对我们出家人就要好好的看,好好的谈,真正的通过去为别人的助念,观察别人的死,对我们来讲,是我们修道的助缘。一方面是让我们觉醒,世间上无论贫富;无论官位多么的显赫;不管有多么大的成就;当他断了那口气的时候,冷冰冰的躺在那里,谁也逃脱不了这样的结果。所以,死亡应该是一位伟大的、平等的评论者。当我们了解了它,就不会恐惧它,而更应该激起我们知道生死的事,固然在外缘上你有好的福报,能够遇到很多好的外缘;但是都不如自己起来精进用功修行。

佛在法句经里面教导我们"如己自造安全洲,迅速奋起常精进。"这个安全洲,就像水里面中间有块陆地一样,不会被水淹没,这个安全洲要我们自己来造;通过我们修行,如果你能够建造的起来,生死的海水就把你淹没不了。否则,你就会被生死的大海所吞没,在里面头出头没的生死流转,如果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在生活的修行当中,拂去烦恼尘与垢。

我们学习《俱舍论》就是让你知道什么是烦恼,同时知道烦恼怎么产生的,让我们能够去掉这些烦恼;而且让我们知道烦恼就像尘和垢一样,它是能够去掉的。烦恼它有来处的,你要知道它的来处,跟踪追击能把它去掉,就像桌子上的尘垢一样,能把它擦得掉。如果真正的能够去烦恼,不复重来生与死的。谈到生和死的种种的事情,那都是很自在的事了,来是为众生,去也是为众生,到生死自如的时候,又是一番境界。世间上五欲的快乐是暂时的,而真正了生死得到自在自如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快乐。

曾经看到小孩子的天真,青年时候有旺盛的精力,慢慢步入中年,一直到老年。为什么建清泰园?我要建一个人生旅途站,就是让你从一生下来,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去重新走一番,当真正的到七十、八十的时候,你的前方又是什么样的事情在等待着你?所以,有一幅图画,形象出死亡的形象,一具骷髅张开双臂在拥抱你,你想想人生的旅途上,总是要找到一个归宿,找到一个解脱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来出家?实在是知道了老病死的不可爱,不光泽,所以,我们发心出家,是为了把自己献身于众生当中,引导众生能够认识生死、了脱生死、真正的觉悟宇宙和人生。我们出家人肩上的重任实在是大。所以,每日摸头自省,常常要给自己一个鼓励,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这一生,珍惜自己出家的因缘,更珍惜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彻底地为众生奉献一番。因为出了家以后,才能够真正知道出家的境界,知道出家来做人天师,广度众生生与死。

我们同学们还有来的居士们,让我们共同的努力!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比「断恶修善」更高档次的教理

你可以去问问福报大的人快乐吗?他会说很难讲,有时候...

不期无常到,君向何处去

二〇一三年旧历新年之后,我先后遇上三位有缘老人去世...

身体不能自主的时候要靠谁

我们学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须心口如一。比如我...

【推荐】爱女的离世,让我扔掉「铁饭碗」,捧起「金饭碗」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从小到大几乎都生活在顺境之...

【推荐】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

我们为什么要买一个房子

从安乐道提升到解脱道,这个槛很多人迈不过去。这个槛...

观无常悟四谛理法

那伽波罗尊者住在古印度鹿野城时,有位年迈的婆罗门来...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情态,从早上睁开眼睛离开床铺,到晚...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

杀生有十项罪状

一、心里巨毒,世代不绝。 二、众生都会厌憎他,眼不...

《普门品》和《金刚经》不能一起诵吗

问: 现在每天早晨我诵《金刚经》,《普门品》,《大...

福报的陷阱--用攀缘心

我们一般人在造善的时候,内心隐藏了恶法在里面活动,...

【佛教词典】作意

(术语)心所名。相应于一切之心而起者,具使心惊觉而...

【佛教词典】无漏尸罗

【无漏尸罗】 p1067 瑜伽八十卷十三页云:又于四种住律...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么?不是心脏,也不是肝肾,...

保护自命之第一良方

天地之间,凡有血气者,莫不自爱身命,是故世间有种种...

圣严法师:忍辱并非忍气吞声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

极乐世界的人恶种子会起现行吗

问: 净土经典讲到,西方极乐世界无有恶趣之实,乃至...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

财富宝要

以世间法来说,吃饭穿衣要钱,有病看病要钱,出外乘车...

念佛时打坐好吗

问: 我是初学者,请问念佛时打坐好吗? 大安法师答:...

当下即是觉悟的道场

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

慧律法师《戒杀的重要》

大家一定要戒杀。真的,在座诸位,你一定要戒杀,所有...

矿工方便比喻引渡工程师

李圆净居士编写《印光大师嘉言录》。他就在一篇文稿里...

牛奶不易于人体健康

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并不有益于人体健康。它们包含饱和脂...

【净土圣贤录漫画】身患重疾无痛苦,端坐莲华往生去

往生圣贤传--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