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想得菩萨保佑,要先自己保佑自己

南怀瑾老师  2016/0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想得菩萨保佑,要先自己保佑自己

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所以说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如果说去拜拜祈祷一下,那是迷信的做法;想靠佛菩萨保佑自己,老实说,佛不大管你这个闲事,佛会告诉你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样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换句话说,你自助而后佛助,如果今天做了坏事,赶快到佛菩萨前面祷告,说声对不起,佛就赦免了你,那是不可能的。

真正的佛法教我们一件事,八万四千法门只教我们一件事,就是如何证到自己真正无我,那就成功了。这很简单,修行只修行一件事,修到真正的无我。既然无我了,我当然不须要佛度呀,我本来就是佛嘛!佛有这个度人之相,佛就着了人相,我相。我如果真正能够悟道,就是无我,就没有被你可度之处。

修要自己修,修成功自度了,是你自修自度,自性自度。所以佛说的是老实话,他说没有一个众生是需要我度的!我也不能度呀!必须他自己有信心,自修自度,自性自度。

求上天的保佑,菩萨保佑,保佑不了的,不要迷信啦!只有自助天助,自求多福。你要想菩萨保佑,你要先保佑自己,怎么保佑自己呢?行一切善法,那么自助就天助了,佛菩萨与你中间的电线、电波就接得上了。你一天到晚去杀人放火,然后说,菩萨保佑我,你自己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佛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众生他可以度的,众生都是自性自度。

整本《维摩诘经》里面最重点的重点,是告诉我们:佛法就在这个世间,我们就在自己的身心上自了。如果求他方世界依赖别人,想了生死,想成佛道,是不可能的。因为外力仅是方便法门,非究竟法门。所以究竟法门必须要自度自了。

下面一个重点告诉大家,就是“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我们信宗教,请神帮忙,统统没有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他力能够帮助你的。学生求老师,请老师帮个忙,我说办不到。我是你老师,也帮不了你。有时候请妈妈帮帮忙,也做不到。肚子痛,求妈妈帮我痛一下,可能吗?不要说妈妈,上帝也一样做不到。

人要怎样才能做到?靠自己,自助则天助。自己保佑自己,上帝才能保佑你,一切来自自力。中国特有的经验,唯有自己先站起来,自己帮助自己,才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佑,自己保佑自己,唯有这样,才能得到他力。“自天佑之”这个天,就代表他力给你的感应。来自他力的一切,就叫感应;有感就有应,所以自己能够自力站起来,“自天佑之”,那么上天才能感应你。自己如果站不起来,你躺在地上我扶你一把,会走路啦!如果我放了手,你又躺下去,下一次我再也不干了!只好让你永远躺在地上。所以人要能自助才能天助,能够自立自强的人,才能大吉大利。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易经》告诉我们:人生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任何一种外力都是靠不住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要如...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可以吗

家,其实就是道场;家,也是真正好用功的地方。可是很...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问: 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

为何寺院大门叫「山门」或「三门」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本义为寺院正...

学佛后有病还要不要看

一些学佛的人听到别人有病就会劝人专心念佛,不要在意...

供养佛陀十字绣头像是否不恭敬,应该如何处理

问: 信女早年未学佛前喜佛,敬佛,并在集市上见一佛陀...

佛教对地理风水的看法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问: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六道众生皆是父母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拜《药师忏》可以替代别人忏悔

在《《药师忏》法特点四》的日记中讲了《药师忏》第四...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疗治也。何以故?...

18种喝茶方法损害健康

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慢慢地泡一壶茶...

【佛教词典】猎师

(譬喻)以譬破戒之僧。涅槃经四相品曰:虽服袈裟犹如...

【佛教词典】我语取

(术语)执着种种我见之言语,谓之我语取。取者执着之...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

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

从佛法的角度,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的,最后...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如何判断菩提心真不真

问: 师父,那这个菩提心真不真,有没有什么检测的标准...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

大安法师:生命就在呼吸间

一个修行人的出离心和对世间的贪恋心,两者是此长彼消...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理解

问: 《坛经》中说: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

舌头的妙用

广慧元琏禅师初学道的时候,依止在真觉禅师的座下参禅...

俗人入寺作出家因缘

原文: 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

在末法时期,佛菩萨是如何示现的

现在我们听到某某大德、某某老修行、某某善知识,也是...

五蕴活动越炽盛,你的业力就越重

众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么方式来追求?他就是用五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