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之人的四种感应

妙莲老和尚  2016/0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之人的四种感应

佛法是妙法,绝定兑现,兑现是兑现但要符合因果,你不要在因果之外求。不合乎因果、不合乎条件,那什么都得不到;只要条件具足了,哪有不得的?一切都能得!像大火所烧,不但普通火,就是整山之大火,念观音菩萨都能使它消灭!

我们种种的病苦,念观音菩萨并没有解除苦,这样有没有感应呢?感应有所谓“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这四种。佛法在各种讲法的时候都有这四句料简来鉴别,你明白这四句,一切的理都能够通,这四句的理你不明白,那你看佛法就好像处处有障碍,走不通一样,这四种感应换句话说,就是近感远应,远感近应,近感近应,远感远应,这些都有它的道理,为什么有这些不同呢?这就是众生各有的根机不同,智愚不等,力有大小,心有诚与不诚,这些地方都是有差异的。

什么叫冥感冥应?就是你过去所修的善业在过去没有得到感应,你今生虽然没有修,却是过得安乐自在、富贵,没有苦难,你今生的侥幸不是没有因的,否则你安乐自在,怎么别的人就不安乐自在呢?这就是过去种的善因,今生得到果,说来说去这都是三世的循环,这是冥感冥应。

"显感显应"今天求观音菩萨,明天就满你愿。比方你有病苦,做种种的打斋供佛、供众、忏悔的功德,明天就真的得到感应,这些事情常时都有的,就算你没有,别的人是有。这是显感显应,也叫做即感即应,所谓感应如同桴鼓之相应,什么叫桴鼓?那个打鼓的槌子就叫做“桴”,鼓槌子一打到鼓上,一触到鼓上,它就会响,感应就是这样子。

假如你念佛念到功夫相应,你举起名号,一称名号,当下身心就清凉自在,但那是功夫成就了,你要知道,他现在功夫能成就,即刻称一句佛号即刻就得自在,他也是费了好大的时间精神上去,不是那么侥幸而得的,你要是下到功夫也是同他一样,没什么不可能,没有两个样子的,因果不会欺负人的。“看到他那么样好,我怎么就做不到?哦,我的因没有种得好。”那你就发大精神努力地赶上去、追上去,你有一天也是能够显感显应。

“显感暝应”就是现在你拜佛,做一切善事没有得到善报,你现在感应没有,转世就会得了。还有一种显感暝应就是你做了善事,在你感觉好像没有得到感应,其实在暗中不知已经帮你化了多少凶险,只是你不知;如果你不做善事,你此生此刻此时不知道要受多大的恶报呢,这些地方因为我们人的智慧不足,短视,好多事情诸佛菩萨或者你祖上帮你化解了,你还一点都不知道,这就是显感暝应,道理就这样子。

大家这些道理明白了,就要安心执持观音圣号,“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农夫耕耘就有收获嘛,不耕耘当然就没有收获。所以讲“但事耕耘”,我们要求感应,那你就“但事念观音菩萨”,一心一意地执持圣号。

我们要求什么感应呢?我们要求生西方的感应,要开正智慧,要有出世之福,千万不可以有世间之福,不可以有世间之慧。世间之智慧是造恶之因,也是断恶修善的一个大障碍。所谓“世智辩聪”,这是属于八难之一,小聪明是用不得的,决定要用大智慧。什么是大智慧?你能了解到“无我,无人,修一切善法”这就是大智慧,你还是有我,有人,虽然修一切善法,这还是小智小慧,所得的福报还是有限量的,以无我无人修一切善法,这是成佛的因,所以金刚经上说“无我,无人,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有我有人,就得不到了。

这样我们就好好念观音菩萨,用至诚心,每一句圣号从至诚心出发,从耳朵历历明明地听回到心里,就这样循环地慕直念去就好了,但有的人做了总是不行,至诚心发不起来,怎么办?就要生大惭愧,一步一步地来,就要想到“我们本性之体与佛平等的,既然与佛平等,佛陀把他的心性造成了佛,我们也是用心性,却造成了在六道轮回里打转,佛陀在四圣谛中已经走到了极果的位置,我们与佛同样有个清净之心,怎么他能做到成佛,我们做不到?这样在六道轮回里总是做些害人害己的事情。”在这里要生大惭愧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妙莲老和尚文章列表

高声呼喊观音菩萨,两度逃过轰炸

我家三代人都信奉观音大士,称念名号而免灾难的事情不...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

布施、放生、施食后的感应

1 找工作 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我们大学要求的比较严,...

诚念观音圣号,助我顺利生产

《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自学佛以...

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没有感应呢

问: 师父,我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佛菩萨没有感应呢?...

他在炮火中安然念佛

日军战机轰炸恩施县城,恩施法院院长黄晓浦居士(法名...

无药可救的心梗病人为何奇迹生还

当内科住院医师第一年,有一夜,在加护病房值班时,急...

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在五戒的大妄语中,佛陀严禁弟子宣说过人之法,...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

心灵在放生中得到升华

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四周绕水。是的,...

工夫现前,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种:第一极生,第二极熟,第三非凡...

净界法师:有五种因缘,菩萨不会赐给你财富和地位

第一个,菩萨看到这个「有情」,他对于财富地位有重大...

【佛教词典】毗兰若市

毗兰若,梵名 Vairajā,巴利名 Verajā。乃憍萨罗国(...

【佛教词典】五失三不易

指译经之五失三难。全称五失本三不易。东晋道安所倡,...

善恶一念间

良心就是人人心中本具的是非心,只要每个人本著良心做...

正念不足,内心就会生起邪念

世间上有邪与正两种力量,若邪不胜正,为什么我们内心...

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

【原文】 《净住子》 说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 父母...

富贵的正因和助缘

富贵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的,一种是绝对的。富甲天下、...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我们心是否清净

《维摩经》上面所说的,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

印光大师论念佛圆通章的闻思修

印光大师非常重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赞...

朋友有四种

朋友好比一面镜子,善友可以规过劝善,恶友可以引以为...

思慧很重要,没有人可以取代

从我们学习的角度,听闻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

妄想,是你给它力量的

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

八德之孝悌

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

修习慈心

一早,舍利弗进城托钵,遇到一名老妇人在路旁哭泣。舍...

人生起起落落,佛法让我重生

10年前,我曾信仰过其他宗教,同时也接触了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