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界的果报都是不安稳的

净界法师  2016/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界的果报都是不安稳的

桥陈那比丘先讲出一个譬喻说:世尊!这就好像是一个从事长远旅行的客人,他经过长远的旅行,就暂时投宿在一个旅馆当中。为什么呢?或宿或食,或者是住一夜,或者只是吃一餐饭,那么等到这个时间一到,吃完饭睡完觉,他就要俶装前途,俶就是整理,整理行装继续的前进,他不可能长久安住;但是身为旅馆的主人,他就一直的住下去了。所以他从这个主人跟客人之间的对比,他就思惟来来去去的、生灭变化的叫做客人;永久安住的叫主人,以不能够常久安住的就是客义。

“客人”这个词蕅益大师解释说,这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整个三界的果报。三界的果报,怎么就是客人呢?我们过去生造了一个业,这个业力今生得一个果报,可能是一个男人或者是女人,这个果报是暂时让你住一住,就像旅馆一样;那么你住完以后,这个业力不断的释放,到了结束的时候,你又去得另外一个果报;所以我们在三界当中,一下子做人,一下子做转轮圣王,一下子做蚂蚁,其实就好像我们住旅馆一样,今天住一个很好的旅馆五星级的,下一个到一个很破旧的旅馆,有时候住一个好旅馆,有时候住一个破旧的旅馆。

所以:三界的果报,没有一个人可以长久安住!即便是释迦牟尼佛来到三界,他也一定要示现灭度!因为三界本来就是一个旅馆的施设,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圣人,能够长久在三界安住,不可能!都是暂时住的,而且都要变来变去的!你这一个旅馆住到一个时间,它就要赶你走了,不管你愿不愿意。

说:我今生的果报住得不错,不可以!即使你的福报再大,你说:我把所有的善业,都回向到今生继续住下去,不可以!你一定要离开,这跟善业没有关系,时间一到,这个旅馆就要迁单了。这个地方,它所诠释的是一个苦谛─【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三界果报的痛苦。他是怎么觉悟的呢?所以这个四圣谛,第一个知苦。

佛陀在诠释苦谛,不是说我们三恶道的苦,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三恶道的苦,它不普遍,人天就没有三恶道的苦啦;身为苦谛它必需要普遍在三界当中都具足。无常是苦─因为无常让我们受不了,我们的心喜欢安定嘛!你看我们现在一成家以后,一定要买个房子?为什么不租房子?租房子实际上更便宜,你拿这个钱去放在银行,租房子更好。因为我们受不了整天在那边搬家,我们要求安稳嘛!追求安稳是人的本质─快乐基础在安稳,这个安乐嘛!

不幸的是,我们接受的果报是不安稳的,你好不容易来到三界,刚开始还不适应,小时候慢慢慢慢…这个成长过程,诶…这个环境你适应了,你有很多的朋友,事业也做得很大,诶…它把你赶走了。等到你适应的时候,你四五十岁的时候,你觉得今生也还不错啊!准备要赶人了。等到你来生果报,你又不适应,等到你适应的时候,又把你赶走,这个就是苦,那种不安稳性就是苦。

所以你看我们在三界当中,就是一个旅馆住一个旅馆,一个旅馆住一个旅馆…

桥陈那比丘就知道说:哦!原来我们是住旅馆的、是客人。所以他觉悟到三界是一个苦恼的处所,从这个地方他产生了出离心;有了出离心当然还有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生命的颠倒与真实

厌离娑婆的心,和欣求净土的心,可以是互动的,有时候...

食肉有什么过失

汝等当知,食肉之人,纵得心开,有多闻的智慧、少分的...

佛的几个问题

一个人被情伤,决定远走天涯。他来到佛前诉数苦恼,痛...

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

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皆无始来业计颠倒...

宗舜法师:佛教相信2012会到来吗

凤凰网: 刚才宗舜法师也解释了在从佛教当中如何来去...

唯有佛法能超越生死

生命的真相是无尽的轮回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

省庵大师的八苦诗

生 苦 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 每遇饥虚倒悬...

【推荐】送别公公——我所亲见的死亡过程及思考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于榻的公公病逝于长沙。最后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念佛简单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

〖疑虑〗 念佛简单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 〖破疑〗...

中国人口头心头的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

工夫现前,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种:第一极生,第二极熟,第三非凡...

为什么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要讲这三种意乐?就是你作...

【佛教词典】鹿野苑

地名,在中印度的波罗奈国,是佛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

【佛教词典】祇夜

(术语)Geya,旧译曰重诵偈,重颂。新译曰应颂。前段...

这辈子要修一次忏法

我们看智者大师。天台宗要修止观之前,一定有一个道前...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病好的几则故事

消灾治病有求必应 病有能医者,有医不能医者。能医者,...

打湿自己的人生

有一段时间,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烦恼。 师父把弟...

正念破魔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林给孤独园弘法时,一位名叫吉...

佛教与环境保护

古人说:世上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土佛教一...

定课多少不重要,但坚持很重要

当我们能够修忍辱,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后,不能够得...

慧律法师:佛教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

简单来说:佛教就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是彻底觉悟,而...

八德之孝悌

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态度

有的时候,别人对我们莫名其妙地热情,有的时候又无端...

临终注意事项

光自七月廿五至申,今日回山,适由山转来汝书,知汝父...

药师法门的八大方便

第一个是闻名脱离三恶趣苦。能够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

古佛应世名震十方,寻声救苦娑婆缘重

娑婆世界,苦事最多;娑婆众生,耳根最利。维我观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