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

明一法师  2016/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

来来回回总是与人说命运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这是很好的事情。因为只有大家都在乎自己的命运,关心自己的命运,那么,大家才会向善、向上,直至最终成佛。自己虽然回答过多次,但是,只要有人问,自己还是乐意一次又一次地回答的。

命运的确存在,也是可以预知的,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可以改变。因为命运也是一个因果的过程,有因必有果。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果,今生行者是。”虽然命运可以预知,但是我们不要预先知道更好,这样才符合无为法的精神——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应该像禅者一样地对待命运——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

命中可能有很多好的机遇,因为你预先知道而在等待,不去努力而错失良机;命中即使偶有小挫折,亦属平常,因为预先知道了,自己整天提心吊胆而疏于防范,结果变成了大的坏事。这就是说,预先知道了自己的好命运,因为不再努力,很有可能把大好事变成小好事,或者好事没有了;而预先知道了自己的坏命运中,则有可能因为害怕,而使得小坏事变成大坏事。

这是因为我们凡夫的惰性很大,总是不肯努力,总是希望好事全部归自己,坏事自己不沾边。所以还是不要去预先知道的好,按照无为法的精神,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和工作,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和收获。

根据因果的定律来看,有因必然有果,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因都会成果呢?不一定,因为所种的因要成为果必须有条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缘。我们给以前所种的善因施加成熟条件(缘),那么这种善因就会加快结善果。同样我们给以前所种的恶因施加成熟条件(缘),那么这种恶因也会加快结恶果。

这些条件(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行为,现在的行为是向善,向上的,我们就是在给以前的善因施加成熟的条件,让善因加快成熟结出善果,同时又种下善因;反过来我们现在的行为是向恶的,我们就是在给以前的恶因施加成熟的条件,让恶因加快成熟结出恶果,同时又种下恶因。

就好象我们有很多的种子,有罗卜、白菜、大烟等等。我们给罗卜施肥加水,罗卜就会发芽生长出来,同时我们又得到罗卜的种子;我们给大烟施肥加水,大烟就会发芽生长出来,同时又得到大烟的种子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只管行善必然会有善报。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也会看到行恶的人,却过得风光自在,而行善的人却灰头土面。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所种的因力量强,所以现在善报或恶报都会推迟成熟,不是不报,时间未到。因为再大的力量也有尽的时候,一旦力量消失,那么过去所作的善、恶业又会还报。

大多数人就是这样,在顺境中常常忘乎所以,不知道应该继续行善,结果善报受完后还怨恨自己的命苦,然后修苦行图善报。就好比一个人小的时候家里很苦就努力学习,长大后有所成就,然后就腐败,受惩罚,然后发心出家修苦行图将来的人天福报。

生命就在这善善恶恶中轮回不断,烦恼不断、生死不断。所以我们出家人行无为法,断恶修善,修清净行,修无漏善法,不执诸相,三轮体空,最终出离轮回。就象永嘉大师说的:“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怎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去预选知道自己的命运,只管不断行善,能做到三轮体空更好,这样就能保证我们的人天福报不断,甚或直趋如来之地。行现善、后善、究竟善,使我们的眼前乃至今生都得善报;尽未来际得善报;成就究竟解脱。所以不要去关心命运结果如何,对于命运只要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老中医所遇的因果业报

池草师兄出生于中医世家,几代人在行医过程中,记录下...

诵普贤行愿就能不堕地狱,那因果怎么体现呢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

造恶削减功名,行善增长功名

我们抉择了身心世界的刹那性,就是抉择到一切由因缘造...

我们真的了解因果,懂因果吗?

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了解因果吗?懂因果吗?很多居士...

十不善业所招感的恶业果报

第一、以杀生业会感得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譬如人间有...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圣印法师:求福报

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争强好胜

朋友得知意大利乡间有一古堡,正在出售堡内的灯具,特...

九界同归,修行人最后的归宿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佛顶山,给大...

获得真正的圆满成功

成功是人生中常时萦怀,不经意就自然浮现的字眼与期盼...

给人类肉类工业的十大传票

传票一:破坏雨林的帮凶。 雨林是一条3000英里宽的绿带...

【佛教词典】五十二种供物

指涅槃会上供养佛陀之五十二种供物,由五十二众捧持。...

【佛教词典】三种精进

【三种精进】 p0178 瑜伽四十二卷十五页云:依此在家出...

般若波罗蜜远离一切苦恼衰病

复次,世尊!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

慈悲充实了生命

慈悲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懂得了慈...

佛教素食漫谈

随着因气候变迁而不断引发的生态危机的不断出现,当今...

证严法师:散播爱心聚福业

佛陀说:人生无常,国土危脆。看看最近的天灾、人祸,...

生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人与人打交道,免不了碰上不对脾气的人,于是便出现其...

三障未除,不可安眠

这以下分三段,别释当中分三小段,第一小段 约果报,报...

精神生活的富足来自独处

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假如我们沉迷于过去或未来,假...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摄大乘论》把六度分成两块:一个叫圣人的六度,一个...

【推荐】大悲咒的世间和出世间功德

大悲咒的出世间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诸佛国 引三条理证...

想要接触到这个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阿弥陀佛是无限量、无边际,要对治我们的心和我们凡夫...

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在这里一个关键点,你是不是有入道,很简单,你有没有...

净土念佛与天台止观相成

佛法自汉流入震旦,前后所明,共为十大宗,欲求其洞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