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南怀瑾老师  2016/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文王也。”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这些就说明了人生在世,受批评没有什么不得了;如果对人家的批评过分认真,那一天也活不下去。但是要注意批评,“有则改之” ,如果人家的批评是对的,就要改过来;“无则加勉” ,自己如果没有错误,就勉励自己,不要去犯这个错误就好了。

这一段是孟子答复别人,讲人生修养的话,青年人听了会有小感触,可能不会有大感想,要等年纪大了,才会知道 “谤随名高” 的道理。一个人名气越大,被骂的机会越多,骂你的人也越多。有些人为了想出锋头,专挑有名气的人横加攻讦。这时候,有名气的人,一定要学会容忍,否则回他一句,他就达到了目的,到处宣扬 “某某人和我辩论,如何如何……” 。这是一种很鄙俗卑下的手段。

但既然听到了反面的诽谤,也不要掉以轻心,要反省自己,严格检查,在自己的心理、行为、道德上如有过错,立刻要改,因为别人的话,有时并不一定是讪谤。假使自己问心无愧,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则心不负人,面无惭色,听到了谤言,也没有关系,只要学佛家的 “忍辱” 就是了。

永嘉大师的《证道歌》说:“从他谤,任他诽,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人就要做到这样。一个人的名位高了,所受到的反对与攻击会更激烈。后世所崇敬的圣人,在当时的遭遇却是非常痛苦的。从历史上我们得了一个教训,要想做圣人,一定要从极痛苦中站起来,问题在于受不受得了这种痛苦。

一个知识分子,做人、做事、做官,基本上都要有这样的修养,受得起批评,痛切反省,修正自己,这是儒家,也就是佛家,也就是修道。不要以为打坐做工夫才是修道,打坐有工夫的人,如果给他两个耳光,骂他一顿,看他的工夫还有没有?本来打坐清静为 “梵行” ,这时他就变成了 “焚行” ,一下子把他自己所有的工夫都烧光了。这是由于受刺激之故,还不算数;如果好话来了,恭维的来了,那比打两个耳光还厉害,那可会把你深深地活埋了。所以不要怕批评,更可怕的是恭维,接受恭维,就是心中想超人一等。说得好听是自尊心,实际上就是我慢,是我相的一种表现,所以每一面都要注意到,才是修行。

孟子作结论说:“贤者” ,高明的人,就是佛家开悟的人。“昭昭” 是自己明明白白,使他人也明白,也就是自觉觉他。而现在的人,自己还是 “昏昏” 的,还去教人跟着他的样子去开悟以此 “误” 而教人 “悟” ,那可能吗?被教的人也误以为 "此误" 即是 "悟" ,那真是误上加误了。

在几千年前孟子的时代,人们就是如此,几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仍旧如此。所以我说,不论古今中外,人类就只是这样一种生态,没有高明到哪去,时代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如果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

性如体,识如用,性是我们的本体,意识就是我们产生出...

《在家菩萨戒浅说》之不说四众过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儿要画画,问我画什么。其时正在看书的我抬头...

这才是真正的苦行

战胜烦恼困苦最胜行。我们修忍辱度又是能够战胜我们烦...

【佛学漫画】持安忍

持安忍...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

学佛人必须讲究的三种语言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淡泊宁静,安住道法

出家修行这条路,发心确立深远目标非常重要。这个目标...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开

大家学佛,不可以将生活跟修行分两部分,其实不是的。...

让你静心的34条法语

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

【佛教词典】现成公案

(术语)现又作见。现之义也。不借造作安排现成就之公...

【佛教词典】质直

(术语)质者正也,正直之心,无谄曲也。佛道在悟达众...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

圣严法师:什么都不求

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没有钱的时候...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贪、嗔、痴、等...

怎样才能把善根启发起来

流转门、还灭门。 丙二、转化生命 丁一、总说 什么叫...

丰子恺:素食以后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

世间的一切皆不可得

我们对这个死,时时刻刻都要放在头上,放在脑海里。有...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

一切的仪规、念诵,都是为摄心而设

问: 老和尚慈悲!禅宗寺院做早课和晚课的时候,拿出相...

商人与罗刹鬼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罗国和毗提醯国之间,有一片旷...

见胜成慢这种大我慢魔如何对治

他这种我慢心,我们看佛陀他的对治方法。 此名见胜无慧...

若从烈焰中觅得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

大安法师:念佛就是醒梦

大家来东林寺,如果从法的精神来看,东林寺传达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