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模仿佛陀的行为,就可以成佛吗

如孝法师  2016/08/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模仿佛陀的行为,就可以成佛吗

有人问我,师父说每天的24小时里有20个小时是在学习、行禅,只有4个小时是用来休息的,也就是23点到3点的时间。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先复制他的行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安排具体的一天?

如其所说的是最高标准。佛陀当年在世的时候是这样的,中夜休息,他还是住于三昧,有“证”的功德在里面,所以他是不一样的。我们去看现存于南京佛顶宫的佛陀顶骨舍利,佛陀头上有一个骨头是隆起的,用放大镜看都是密密麻麻的七彩舍利子,这说明什么?说明佛陀是没有失念的,每一个当下都是正知正念,这也叫能量,这就是能量和正念的聚集,他的骨头缝里面都充满了智慧的结晶,所以佛陀一生从未散乱过。

而我们没有办法,我只是提出以佛陀为榜样,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身心,或者说我们散的程度要用修行去检验。如果你的身体有病,那也不要强撑,比如佛陀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你也休息4个小时,这个无需拷贝。精神可以拷贝,你可以效仿佛陀的精神,要有精进的勇气,但是你没办法和佛陀打等号。

特别是我们现在的末法时期,我们吃的食物也不清净。另外,佛陀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是不大做事的,他住在森林里面每天坐禅,到了时间就托钵去化缘。因为当时的印度人善根很淳厚,对修行人非常恭敬,所以看到佛陀去化缘,他们很欢喜,佛陀向他们化缘也是赐给他们无上的解脱的因缘,那个时代出现的人和佛陀来这个世间的因缘是非常匹配的。而现在佛陀为什么没有出现?因为这个时代人的智慧,包括心性、外在的环境都不匹配了。

佛陀每天坐禅的时候,他的弟子们就在他周围散开而坐,大家都在树林里面。晚上佛陀会敲戒锤(木板),听到这个声音大家都会很安静地走过来,佛陀会说修止、修观,先教方法,众弟子听明白后就默然而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按照佛陀所说的去修,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碰到什么问题了,下一次戒锤响起来,他们再回来向佛陀请教。

他们会很恭敬地向佛陀行一个礼,然后绕着佛陀走三圈,这是在很静默的情况下完成的。佛陀在世的时候,僧团的威仪或者说那种能量的传递,是非常感人的,是很寂静的。那个时代也不需要考虑安全不安全,动物们都不伤害这些修行人,那是它们的功德。

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办法,法律规定,所有宗教活动都得在寺院里进行,有人希望我们出去化缘,但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出去,为什么?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这么做不适合。如果有一个和尚化缘的话,是会被看不起的。现在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只有假和尚才去化缘,所以我们也不敢去化缘。这就说明什么?一切法随着因缘都在调整。佛陀在圆寂之前就专门针对这个问题一再告诫,要“随方毗尼”,就是随顺每一个地方的因缘来做调整,不变的是我们的发心。

我们要不要效仿佛陀?这个拿捏在你自己,不一定拷贝了就能成功,也有可能是刻舟求剑,徒劳无益,但是戒定慧的基本原则不会改变。就是说,一个人皈依后,应遵循佛陀所教的次第,由戒而定,由定而慧。

信很重要,《华严经》中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相信是一种很大的善根,事实上每个人都在相信,可是每个人信仰的对象不同,决定了他是被欺骗或者走向生命的真实,世界上只有佛陀值得信赖,因为他发现了真,他有着生生世世的信誉,他的话是真正的金口玉言。有些东西我们不需要再从头来,直接契入就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

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

学佛人的五种种性

在唯识学,它把我们每一个人--学佛人,分成五种种性:...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人天之眼目。无明长夜之智炬,...

每天坚持做功课

日课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克服习气、增强定力的好方...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

台湾艺人席曼宁的学佛体悟

台湾艺人席曼宁过去曾三度入围金钟奖。每次她在准备得...

学佛是为了比别人好吗

问: 学佛是为了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吗? 大安法师答:...

何谓「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一条家训,让一个家族兴旺了800年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提倡环保--远离有毒香烛

可怕的现状 我们每到寺院等宗教场所,都会看到袅绕的烟...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克服害怕的5个步骤

一、认识害怕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害怕自己的公司会破...

【佛教词典】增进业及不增进业

【增进业及不增进业】 p1317 瑜伽九十卷二页云:若业非...

【佛教词典】甚深殊胜

【甚深殊胜】 p0881   摄论三卷五页云:甚深殊胜者:...

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

无朽问:云何仰酬祖父?菩萨曰:世间所谓孝者,以何为...

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善生言:世尊,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善男子,为二事故...

贫妇供豆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在道场白华庵...

低调才能长远

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谋略。职场中低...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他就很难相信你为什么...

圣严法师《服务奉献种福培德》

过去有一位高僧,因为没有供养、也没有信徒,心中非常...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

印光大师:念观音得益之法

●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

三声佛号的感应

时常会想起一件事,感觉很不可思议,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愚痴无知,实在苦恼

以前在印度有一间古寺,寺里住了一百多位修行者。邻近...

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救不了你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的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

为何玄奘法师临终亦有病苦

汝母何以病不见愈,盖以宿业所致,殆转重报、后报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