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

本性法师  2016/10/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

《六祖坛经》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一念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所以说,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佛与魔都是同一个人做的。

有个修行者问智门法师:莲花尚未出水时是什么呀?智门回答说:还是莲花。修行者又问:莲花出水后呢?法师答:成为莲叶了。

同样是莲,在水中是莲花,出水后,就是莲叶了,就如烦恼未去时,就是凡夫,烦恼一去,就成佛了,尽管是同一个人。

有人扛着一长竹竿,要进城,因城门不大,他竖着拿,进不去,横着拿,进不去,就苦恼地坐在城门口想办法,这时来一人,建议说:那还不容易,把竹竿砍断几截,变短,不就进去了吗?他一听,很有道理,就砍断竹竿进城,但是,货主已不要他的“竹竿”了。

为什么,他没有想到把竹竿头前尾后平着进去呢。一念对与不对,相差何其多矣。

因此,我们修行,要时时看住自己的念头,一旦恶念生出,就该息灭之,使其时时处于正念之中,而不退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性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行善夹带名利心,便是三途种子

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讲到我们有很多很...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

随时随地防护心念

怎么样防护呢?佛告诉我们防护的方法很多,就是在我们...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

在病患中发明心地

念头未起,灵然清净,本无我人,此其所以一切病患奈何...

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有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这是我儿时曾经听一位...

用八正道来引导你的思想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观无常是断除烦恼的殊胜法门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

世间苦事无量,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

发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

《感应钞》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江西有个姓舒的教书先生...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

【佛教词典】克实

(术语)又作克实。得实义也。取实体也。宗圆记三曰:...

【佛教词典】共功

为曹洞宗祖洞山良价(807~869)所主张修行“功勋五位...

大安法师:念佛不求往生与五逆十恶者相同

修净土法门的人,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

童叟无欺的服务精神

在日本弘法之余,我与随行的徒众也会抽空上街购物,一...

让自己有面子

人人都爱面子,尤其是中国人,为了面子才去读书上进;...

放生狐狸报恩记

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

从根本上的觉悟,才是真正脱胎换骨

关于一念的相应,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 佛在世的时...

学习《印祖文钞》的重要性

好,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

新年的十问

在今后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情绪波动等时候,都可以用以...

有精神病的人该怎么帮助他们

问: 1.对于家里患有精神病的人该怎么帮助他们?2.对...

为了让你拜,我来做点怪

问: 有一些同修讲,广东某一寺院有某法师讲自己随时可...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一日,世尊带领大众至般遮罗大聚落,途中经过一处树林...

杀生庆贺祝祷 反而增加恶业

过去有一个老修行,在山里头修行,他受这家人的三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