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界诠法师  2016/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本能的自性发挥作用。学习佛法,认知佛法到依法修行,我们用种种方法、办法来对治烦恼。常常去掉或者说放弃一种执着,而又捡起另一种执着,把捉自己的成见,自己认为很好的一些蠢笨看法,牢牢把持不放,依然还是错误,依然没有脱离生死的范畴。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哪种执着都一样。自以为很好也是执着,也是烦恼。因为众生的心性、自性,了无一法可得,有得终究是非法。恼于众生,怨恨众生,不乐众生,自以为是,依然是众生。所以修行定是远离一切牵挂,一切幻想,一切束缚。认为自己对,认为别人对,或认为自己错,别人对……凡有执着,凡有设定,皆是烦恼。

众生界中的一切法,都是心外之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对治懒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懒惰放逸是人与生俱来的烦恼。谁都想偷懒,冬天早上赖...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

「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

这个「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遍计执」它也是有一...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

解脱色身的爱缚

男子,依佛法出家,仍为爱心所缚,常以苏油摩身,用汤...

染布的譬喻

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疗治也。何以故?...

修行人要把握当下这一念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妙湛老和尚慈心法语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不弘法不到俗家去。 3、为人要...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也...

他这念头一动,你折了好大的福

打禅七,就是来用功办道的。用功办道是要吃苦头的,坐...

三种念佛方法可对治妄想

这里有几种念佛方法,都可以对治乱想,防止思业。我今...

【佛教词典】天食

指天界之妙食。即人界所无与伦比之美味妙食。起世经卷...

【佛教词典】劫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

【推荐】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

星云大师的生活衣食住行

在这里,要向各位报告贫僧的生活衣食住行的关系,虽是...

【佛学漫画】人生十善

古人说从善如流,对于正确的指引理当如流水向下那样,...

法施比财施的功德还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修行贵在无生,发愿往生岂不违背无生之义

【原文】 客问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

世间有五种不易

黄龙慧南禅师说世间有五种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

圣严法师:布施的人有福

为了保障未来的安全幸福,我们不能没有储蓄的习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