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广行法师  2018/02/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有一天,有学僧问慧日法安禅师:“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法安禅师说:“狗走抖擞口。”

学僧又问:“禅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法安禅师说:“猴愁搂摗(sōu)头。”这个公案记载在《五灯会元?卷十四》上。

“狗走抖擞口”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指佛法现成,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何假外求?

老禅师的这些开示太高深了,今天给大家讲一下修行最初的入手方法,也是修心的第一个增上缘。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

远离恶人,亲近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弟子规》上讲“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就是这句的意思。亲近善人,身心、德行提升,如果亲近恶人,灾殃可能就在眼前。

《吉祥经》云:勿近遇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最为最吉祥。所以特别强调要远离恶友,亲近善友。

《毗奈耶经》中云:“藤依萨拉树,依正士复然,为妙功德饰。”又云:“人前吉祥草,若为腐鱼染,不久吉祥草,亦成如是腐。故依非正士,后果亦复然。”

这句经文是什么意思呢?犹如依于旃檀树的藤条,久而久之也会变得高高耸立,香味扑鼻。如同被烂鱼等肮脏物所染的纯净吉祥草,也会变得污秽不堪,同样我们发觉到依止正士的利益与依止恶人的过患后,应当依止善知识。

在家学佛,需要跟随僧团的引导,不能自己寻章摘句,不成体系地东拼西凑,这样很容易越学烦恼越重。

然后,很重要的是要明白完整的修行道路,看清自己眼前在什么位置,把究竟目标与现实缘起连贯起来,才能身心踏实地走好这条菩提之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世间人为什么怀疑善恶因果的存在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为善勿贵人知

示陈定耑曰:小人之为恶也,唯恐人知。君子之为善也,...

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当然我们没有生长在正法时代,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就...

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

业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为善不欲人知,布施不求回报

有僧人问石霜庆诸:「如何是和尚本份事?」石霜答:「...

无上改命大法--准提法

改变人世间不好的生活环境和遭遇,永远是人们最大的努...

路过坟墓时能念佛号给他们吗

问: 我喜欢登山,有时登山的时候会看见一些坟墓,很...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

【佛教词典】无异熟

梵语 avipāka。无异熟果之意。为“有异熟”之对称。指...

【佛教词典】舌相

(一)为诸佛与转轮圣王三十二相之第二十七相,即广长舌...

如何转变负面的人生态度

问: 常有人自觉能力差、力量小,对社会、家庭没有影...

结夏安居的意义与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何为结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

贪婪欲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乞丐: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 路人:我只有八十块钱。...

扶起对手比击倒对手更有力量

小和尚跟方丈学武,觉得很辛苦,心想,如果有一招制敌...

我去即来——省庵大师的圆满人生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

有生必有死

佛陀于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期间,一天,波斯匿王...

往生极乐是靠超度去还是自己信愿念佛去

问: 弟子以为,念佛行人勤修净业三福,以至诚恳切心...

工夫现前,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种:第一极生,第二极熟,第三非凡...

怎样修六波罗蜜

问: 末学学佛知识浅薄,以六波罗蜜布施、忍辱开始,...

舍利弗露宿记

学佛最基本的是要学习互相尊重、彼此和睦,这也是佛陀...

一句弥陀,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一句弥陀,生大信心,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曾经有人问...

人格者

一位从年轻时代就以帮人按摩维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