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宏海法师  2018/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佛教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种有“求”的心态。就好像觉得往这个功德箱里塞些钱或者我给菩萨烧了一大把香,就希望赶快有个回报。而当看似有了回报的时候,马上得意忘形的可能又触发起更大的贪欲。当没有回报时,便咬牙跺脚地埋怨菩萨不灵。其实,你要知道,万法都在缘起当中是不能离开因果的。有没有回报取决于你是否种过这个因,“求”只是一个助缘,更何况你还要扪心自问一下你是不是和佛菩萨在做交易,连最起码的虔诚心和恭敬心都没有。

古印度有一个非常贫寒的农民家庭,家里有兄弟俩个每天以务农为生。有一年到了该种地的时候,哥哥他就把弟弟给叫过来说,你看咱家日子过得这样饥寒困苦,得想想办法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咱们两个得分分工。这哥哥就说他要去天神庙里做供斋大会祭拜天人,依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说用虔诚心求得天人的感应,得一些现世的福报利益。然后他让弟弟好好留留在家里种地,还给他指点说,这儿种什么……那儿种什么……都给安排好了。

这样哥哥就到了神庙里,天天的开始在那儿祈祷,而且特别地虔诚。当他祈祷的愿力很强大的时候,神庙里供的这个天神,就是随着他的感而来应了。到跟前的时候,这个天神就想,他这么虔诚,那他曾经有没有行过这个布施啊、修过十善业啊,如过有的话,我不妨随他的因缘多给点儿,让他日子过得好一些。

然后天神就用他的天眼通观察,结果这一看,这个哥哥前生后世就没有种一点点的善根福德。所以他当时就很懊恼,说本来你自己的心田中,没种过这个福田,虽然现在很虔诚地在求,但是我实在没办法给你什么啊,好为难!

可是这边呢哥哥还在一心一意的求。天神为了教化他,就化做他的弟弟出现在他面前。哥哥一看他弟弟来了,就很恼火,说我让你好好的在家种地,你跑到这儿来干什么?弟弟却说,我看你求天神求得这么虔诚,我也想求求,咱们一起求呗,如果求得灵验了,咱们就不要去种地了,这样以后我们也不用耕耘而还可以有收获了。哥哥就呵斥弟弟道,说你真是痴心妄想,做你的白日梦吧,哪儿有不去耕耘而得来的收获呢!这个天神变化的弟弟故意就问说,真的如此吗?哥哥说必然如此,如果你不去耕耘,不去种这个田,那么秋天的时候,绝对得不到收获。

这时候天神就现了原形,教化哥哥说,你道理上告诉你的弟弟,说没有耕耘便得不到收获,可是据我观察,你在过去生中没有种过一点点的布施供养福田,那么现在你来求我,本来我应当回报你福报,但是你自己没有那个承载能力。所以你现在应当回去认认真真耕耘你的八识心田,在因果上去培福、种种子,那么你将来才有可能收获相应的福报。哥哥听了天神的这一番教化,也心开意解了,不在这儿痴心妄想地求天神赐给他现世的福报啊财富呀等等,回家老老老实实种地去了。

庙里有个老和尚特有智慧。有一天来了一个斋主,做了一点小功德,然后就对老和尚说,希望菩萨慈悲加持,来年能够怎样怎样,他想求一个很大的回报。老和尚说,那这样吧,我庙里缺个车,你也不要做这个功德了,我给你钱,你去帮我买一辆车,行吧?那这个人一听,反正也不要我花钱,我帮你买还是可以的,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嘛,何乐而不为呢,说行吧。然后老和尚就给了他五百块钱,说你给我去买一辆奔驰回来。这人一下傻眼了,说五百块钱怎么能够买一辆奔驰呢?老和尚就趁机教化说,那你做这么点儿功德,你就想要那么大的回报,这符合因果吗?

前一段时间媒体上不是说在一个非常偏僻落后的乡村里边,有一对老夫妻,一辈子就以做一种小吃为生过日子。结果被一个大型餐饮集团发现看到这里边的商机,就给了这两口子六百万把他这个专利买断了。老俩口一辈子农村长大,就是每天一点儿耕耘一点儿收,平平淡淡过日子,身体也很健康。这一下子给了他这么多钱,别说一辈子没挣过这么多钱,想都没想过有这么多钱。就这六百万给了他以后,三个月,这这老爷子突然间就走了,这就是说老爷子福不够承载不住,把他的命给催走了。

我记得有一年在五台山磕头拜山的时候,碰到放牛的一个老爷子。他说,现在的人呀,心里太那个什么呀,贪欲太多了。说你没有种那个因,你今天看见别人出去赚了一百块钱,你没有赚到,你就发火了,可是人家有那个因,所以果人家才能得那个,你没有这个因,你上哪儿去得这个果呢。你怎么能平地能起个房子呢,你没打地基呀。哎呀!当时我一听特别地受用,我说人家一个放牛的老爷子都能懂这个道理。

有时候我们没有去种过这样的去因,你怎么去感这个果呢。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你可能看见人家现世拥有的福报很大,你可能会说,哎呀,这是人家天生就有的福气,是求不来的。这样的财富、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社会地位、这样的事业,我呢,可能拼了命奋斗一辈子都达不到。但这个时候,往往心里都会有一些不平衡,甚至有些仇富心理等等,这都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心态只能更加折损自己的福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相信因果,去什么呢?去效仿人家曾经所培的之因,而不要嫉妒或抱怨人家现世所享福报之果。这是初学佛时很重要的一个心态和观念。

当然在我们佛门里面也讲到,观世音菩萨号称有求必应,这也是佛门度化众生的一个方便,因为他只要有求的时候,求福、求慧、求生净土,那他就有机会向着佛法僧三宝靠近嘛。但是要注重他能求的这个虔诚心,不是他所求的这个贪欲物,这一点要认得清楚。我们常说求菩萨保佑,给我怎样怎样,可是你自己也得具足这个福报。那在你的因缘当中,由于你的诚心所感,佛菩萨为激荡你的信心,他给你从中安排一下,本来后享的福报,他提前给你调出来,这也是可以达到的。

就像在一张卡,里边是我们每个人本自具足的这种福报,那么你求的时候,借观音菩萨这种功德力,和我们所求的这颗不可思议的心的清净力,这样两种因缘力量一聚合,那还确实会有求必应,这个也是丝毫不爽的。可问题的关键是,你在求的时候,你在因地上得有这个福德,就像你要拿这张卡去消费,卡上你得有钱啊,你没有这个钱,你透支透支也可以,到了时间你得有这个偿还能力啊!你不能一个劲儿透支,到时候又还不上,你违法了,那么就不但没有福报,还召来灾殃了。所以大家要知道,耕耘和收获永远是同步的。

我们现在就是,只想收获忘记了耕耘了。当然我们前边讲到的说,诸佛菩萨或龙天护法当然会显灵,甚至有时候也会满我们的愿。而问题是,如果你求的这个太越分了,纵然你强行得到过来,你没有这个福量去承载,他还会遭殃的呀。

所以我们要知道,如果你是一个修道人,你真的深信因果,或者哪怕说目标再低一些,就想求一些人天福报,你也一定要记住,种了那个因,才会有这个果。有时候我们光知道求求求,觉得菩萨不灵,菩萨不是不灵,有时候不敢给你灵,为什么?很可能你根本没有这个功德承载,反而给你招来灾了。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一定要相信因果,随顺因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要多念观音地藏两位菩萨的圣号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脱,而不是福报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较欢喜修福报的。因为修...

福德是承载世间富贵之根基

国庆长假,待客之余,读书、写字、坐禅、念佛。 品读《...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

妒火杀死亲生子

白泰官,清朝雍正年间有名的江南八大剑侠之一。 有一...

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

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

随烦恼二十:言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悋为性。...

波尔尼仙人的故事

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不要去观察师长这五个过失

我们对于这个法师啊,尽量能够避免啊去观察这五个处所...

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人,把自己的内心准备好,这...

别把生命的能量,都消耗在享受上

修道如果懂了《黄帝内经》,你就会更加谦卑,知道自己...

佛陀为什么没有主动说法,而是等待众生祈请

我们知道,佛陀在出家的过程是远离人群的,这个过程是...

【佛教词典】乞食法

子题:打露杖、可讥嫌处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一、...

【佛教词典】有教

说有的道理的教法,如小乘的俱舍宗和大乘的法相宗是。...

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一、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从培养慈悲心的观点出发,佛陀希...

年迈不可怕,只怕心态老

说起老,常会有人想起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等词,仿佛老...

印经可得五种福报

印造经典:以印造佛所讲一切利益人天教典,以及圣贤大...

济颠大师的末后偈

这个《济颠僧传》的最后边,最后就是济颠这位高僧临走...

【推荐】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必有容,德乃大, 做人一定要心胸开阔,涵容一切,才能...

制售淫书黄碟的报应

他专门精于绘制彩色的色-情画,凭着这一手技术就到省...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

【推荐】品茶

一位屡遭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普济寺,慕名...

一切时处勤诵地藏菩萨名号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

化妆的比丘尼

佛陀时代,一位沙门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见山间...

沙元炳念佛往生的公案

沙元炳。字健庵,江苏如皋县人。其品德、操守、文章、...

见佛生欢喜得生天

过去南印度有一个习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须早起,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