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一诚法师  2019/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很重要,在勤修苦学之前,首先要志存高远。没有立下一个高远的志向,勤修苦学就没有一个方向。

我给他们打比方说,如果你的目标只是糊口,只想在这个领域有一小块立足之地,那你的学习就会浅尝辄止,假如说你的目标是把自己造就成为出色的大学问家、大修行家、大弘法家,那你学起来就会有无穷的动力,你会钻研得很深,会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努力。

别总给自己框出一个界限来,敢想,才有可能去做。你立下一个大的志愿,即使最后没有做到,至少也接近了它嘛。所以说,我们的心眼要放得大一些,视野要放得远一些,这样脚步才迈得开。

佛经里讲“芥子藏须弥”,一粒小芥子里面可以藏一座须弥大山,你们可能觉得很荒唐,但是这跟人心可以容纳整个宇宙其实是一样的意思。

这些道理听起来玄乎,实际上很实在。心有多大,我们能够触摸到的世界就有多大。有大的企图心,事业的格局自然也就大了。

什么是大的企图心,就是你在过着今天的日子时,能想到明天、后天、一年后,甚至十年后的生活,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这点得失计较。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住在山上的和尚每天都要下山去挑水喝,后来呢,几年时间过去了了,一个和尚仍旧下山挑水喝,另一个和尚却不用再去挑水了,怎么回事?原来这几年间,这个和尚利用空闲的时间挖了一口井,从此可以喝井水啦。

天天担水的那个和尚安于现状,他没想过要改变,所以他的生活当然也就不会有改变。如果你们以为自己的人生只能这样,那它就真的只能这样了。你们看历史上著名的布衣皇帝刘邦,如果他没有当皇帝的企图心,恐怕一生只能当个布衣百姓,也就不会开创出延续几百年的大汉朝了。

当然,人光有志气,光有大的企图心还不够,你的眼睛一直盯着远方,就容易好高骛远。你不去留意脚下,不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就容易被这些问题所阻碍。

你们看那个挖井的和尚,他心里头能够为未来打算,但同时也能够沉下心来,每天在忙碌的修行中抽出时间去挖那口井。这可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每天付出努力,并且能够坚持下去。

所以说,一方面,你能够高瞻远瞩,另一方面,你又能够把这种高远的目光收回来,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去走好脚下的路,这是一个需要去协调的问题。

怎么去协调呢,首先需要理解一点,你的志向抱负不是生活中的全部,它最多能够指引方向,而不能成为脚下实实在在的道路,人生的道路还是需要实际的行动去开辟。

然后,在你埋头苦干的同时,也别忘记了苦干的目的和意义。要安住于当下,努力过好今日,同时也要懂得从当下抽身,不要被现状黏住了。

有人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从当下抽身是说你不要安于现状,更不要沉溺于现状,而是要去为未来打算,但是你不可能真正活在未来,所以你只能活在今天,专注于当下的日子。

我一直鼓励我的弟子和学生要有“高高山顶立、低低海底行”的信心和决心。也就是说,大家可以有很高的志向目标,但仍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过去释迦牟尼佛开导十八罗汉中的注荼半托迦,就告诉他扫地也能开悟。这当然不是叫每个人都通过扫地来成佛,佛陀的苦心是希望他的弟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因为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忘记去做好眼前的小事。

很多人可能的确有大的志向、企图,胸中装下了很大的抱负,但是,饿了的话,你仍然需要吃饭;困了也需要睡觉;当屋子脏了的时候,你还是应该和别人一样拿起扫帚去扫地。

你的心再大,也不意味着可以脱离大地生活;同样,你胸怀大志,也不表示你高人一等,可以跳过做小事的这个步骤,直接成就大业。

古人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有做大事的眼光和魄力固然很好,但同时也要有做小事的细致和耐心。先将眼前事做好,先把眼前的障碍搬走,然后才有向前迈进、到达远处的可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可妄自尊大而轻视古德,又不可甘心暴弃而不为豪杰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见。无论唐...

处境并不是最糟糕的

有一则故事说,一个穷人与妻子,六个孩子,还有女儿女...

不管做什么,都要想到三宝在加持自己

曾经有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烧火做饭的原故,所以天天要...

凡事适可而止,把握好人生方向

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傻,因为如果有人同时给他5毛和...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得到,也有些在失掉

人生的优雅并非训练或装扮出来的,而是百千阅历后的坦...

想离苦必须念佛

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

要增加修养,先要从改做起

一个人要增加修养,先要从改做起,从受做起,从自我要...

珍惜生命中每一场约会

现代生活忙碌紧凑,和朋友约会、和事业相关的人商谈,...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

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禅法一脉传至达摩祖师...

顺治皇帝出家偈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

佛陀为什么要示现「入胎相」

入胎相:父净饭王,母摩耶夫人。经云:处兜率天,弘宣...

别小看为动物畜牲念一句咒语的功德

我们为它们诵经持咒,令它们得闻佛号及佛咒,在心识中...

【佛教词典】寿者相

梵语 jīvasajjā。亦即抱存“具有生命的个体(jīva)...

【佛教词典】尼近底

(杂语)Nyanti,译曰深入。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尼近底...

戒律是自由而不是束缚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认为我学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

【推荐】修行时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

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话,一定能净除杂念,一心念佛。同时...

冬瓜和尚的往生故事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用苦乐对比这样的明显地把他表现出来...

少碰9种对脑部有害的食物

研究证实,脑部退化与饮食有关。食用具有提高体内抗氧...

回光返照是观照什么

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就是我们讲的称性起修,...

疗病的五个层次

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吃五谷杂粮维生...

面对诱惑要常淡然

过去有一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

会观照的人,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凡今日社会人士,不...

圣严法师:整容能改命吗

问: 整形美容在台湾很风行,甚至有母亲送给女儿的生...

福报不是靠争抢,而是由辛苦培植而来

有一对亲兄弟从小关系很好,各自成家后也经常往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