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会修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修

如瑞法师  2019/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会修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修

昨天有位同学对我诉苦说,在做事当中很烦恼,想出去一段时间。我对她说:“你为什么会烦恼呢?因为你每天都是在为“我”着想,认为每天所得到的,都不是你所需要的。总觉得除此之外,另外还有一个成佛的方法,所以总想再求一个什么法来修。但是你已经求了那么多的法,好好修了吗?”

以前有位老婆婆想求法求不到,去问邻居。邻居骗她说:“你就念‘南无桂圆荔枝核’,这就是高深的大法。”老婆婆非常高兴,以为这是佛菩萨的名号,所以每天很精进地念“南无桂圆荔枝核”。

一次她儿子出海乘船遇难,在千钧一发之际,想不到一大片的桂圆荔枝核把他浮起来飘到岸上。其他的同伴都淹死了,而他平安无事。她儿子逢人就说:“这全仗我妈在家天天念佛,我才得救了!”

还有一个人,念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把“嗡嘛尼叭弥吽”,念成“嗡嘛尼叭弥牛”。因为念得很有功夫,一年闹饥荒,居然能把石头变成芋头来吃。后来别人好心告诉他正确的念法,改了以后反而没有以前的功夫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去思惟思惟就知道了。

人不要老陷在自我当中,这样无论干什么都不会有所收获。比如你在库房服务,每天给人拿东西,觉得这不是修行,所以越干越烦恼。

但是如果转个心念,见工人取东西来了,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工人师父,您要什么?”“我要那个钳子。”“好,阿弥陀佛,吉祥!”然后给人家,这样结果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和每个人接触的时候都要心怀善意,而且对对方有一种美好的祝愿,这样自自然然和人结了好多的善缘,你说这是不是修行?

菩萨戒告诉我们,到了聚落见任何众生都是应该念归依的。难道聚落的人都能听到你给他们念的归依吗?不可能的,而是通过这个机会培养你自己的菩提心。我们研究菩提心,天天要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护念众生,肯为众生付出,这就是菩提心。它表现在我们的起心动念、说话办事当中。

所以,修行就看我们会不会修,会修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修。又比如上街,看到过路的人你给他们祝愿:希望你们有因缘能归依三宝,离恶向善,让我们共成佛道!这样你的心念念念都没有空过,和众生也结了很多的善缘。

反之,如果你这样想:我现在不度你们,等我成佛了再说吧!那你把度生的因缘都错过去了。因为没和众生结缘,众生见了你也不大喜欢,有些根本不喜欢。

修学佛法一定要落实到生活当中来,吃饭穿衣,接人待物,懂得用心,都是修行。如果有事可做,认真做好。空闲的时候好好地坐下来诵经、拜佛、禅定,这样自然就会法喜充满、快乐自在地度过每一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

每天都给自己一个检验

说到修行,实在需要我们慢慢地用心去体会。我刚出家的...

九心住(欲界定)

我们先说明九心住,这个九心住又有一个名称叫欲界定。...

作福不如惜福,悔过不如寡过

【原文】: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莲池大师:僧训日纪

法师省己之训 《法炬陀罗尼法师品》云:夫法师者,常应...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专修

修行净土法门,宜专精。善导大师提出专修的五种正行:...

佛号招牌度众生

我要呼吁大家一个度众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一位佛教徒...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善业一停止,恶业就要当头了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那里有个木匠,他讲你们这站的笔直...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

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之因缘

阿弥陀佛因地发心修道,启建大愿的过程,在诸多净宗经...

人要自己行走才会真正成长

朋友老丁送儿子去省城上大学,按理说要第二天才能回来...

【佛教词典】变似了

【变似了】 p1465 辩中边论上卷二页云:变似了者:谓余...

【佛教词典】舍家弃欲

(术语)出家沙门之行法也。即离妻子眷属之爱着五欲之...

认清生命的意义与自杀的真相

时至今日,社会各种问题不断的发生,由于很多人对生命...

星云大师:明知是空为何还要奋斗

编者按:本书是星云大师与刘长乐先生继07年合作《包容...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

大安法师:散乱心念佛能往生吗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

坦荡面对挫折,从容迎接失败

从记事开始。我们便在得意与失意之间生活。 求学时,...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

「空」的含义

空(梵语为sunya),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即是空义,如...

从三个方面谈佛教徒的环保观念

佛教不仅主张对人要慈悲,对生命要尊重,对自然要爱护...

一切问题本来就不存在

一个生活充满苦恼的问题人去拜访一个智者,一见面就迫...

有志于修行者,一定要注意饮食

古德说:身安则道隆。饮食会影响我们的根身,心识依止...

如何对治妄想和外界干扰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

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

问: 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