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妙境法师  2019/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

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讲经,沙门座下受教﹙妙境法师解释:这是白衣在高座上讲经,出家人在座下听他讲法。在我的看法,白衣上座有两类,有两类白衣,两类的在家人在讲经说法:一类是有一点信心,对佛法有信心,对出家人也可能有恭敬心,这样的一个居士;另外一类的居士,是对佛法完全没有信心,当然对佛菩萨都没有恭敬心,对出家人更没有恭敬心,而这样的人在佛学院里讲经说法,这是怎么会这样?﹚

问二、在家人xxx在佛学院作教授,在,台湾xx佛学院开班授课讲经,讲《瑜伽师地论》及《大智度论》,授课讲经于沙门释子﹙为出家人讲﹚,佛学院百分之九十都是白衣居士授课给出家人听,不知老和尚您有什么见解及看法,请老和尚开示,这与维摩诘居士有什么不同呢?

妙境法师答:这维摩诘居士是圣人,维摩诘居士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那这不能用白衣来衡量他。现在的人就算他是大学教授,是个读书人有点学问,那么经律论也是文字,他也可以讲一讲,讲得对不对那也不一定。那么我对于这件事有什么意见?我有意见!我有什么意见?我们出家人要生惭愧心!

从一九四九年至五二年,我们就从台湾说,台湾就开始有佛学院了,那时候就有佛学院吧!一直到现在一直有佛学院,而且佛学院还是愈来愈多。照理说出家人里面的人才应该是很多,有很多的比丘比丘尼够资格在佛学院里面作教授的,为什么没有呢?怎么请在家人来讲课呢?

我也去问过这些院长,他说:「请不到!」也可能有的人他有程度,但不愿意去讲,所以请不到。也可能就是有困难,讲经说法有困难,那他不能去讲。但是佛学院不能不办吗!那请谁讲呢?,就请白衣教授,就是这么回事情吗,事实我看就是这么原因。这原因我们出家人应该惭愧了,你能讲为什么不到佛学院去讲?这是一个。为什么你不能讲?你懈怠!

对于佛法学一学就不学了;不学了,我就是老法师了,那当然这样子你不能到佛学院去讲。那请个比丘尼到佛学院讲课,也好过请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请比丘尼呢?我看比丘尼也就两个原因:一个是不肯去讲;一个是你没有能力去讲。这没有能力是什么原因?就是懈怠,对于佛法我没有欢喜心,我不愿意学,不愿意学习佛法。

那干什么呢?我在寺庙里面住,衣食住都很现成,悠悠自在,我何必到佛学院去学习呢?学得头疼,干什么呢?这明白一点说,就是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啊!你没有想一想,应该弘扬佛法啊!「弘扬佛法不关我的事;我现在饿了就吃饭,睏了就睡觉,很自在吗,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去学习佛法呢?」

就是没有护持佛教的菩提心,所以不愿意学习佛法。说:「我在佛学院的时候,有点不对老师就诃斥我,那我何必受这个苦呢?我在我自己庙上住,悠悠自在,我还想要下命令,谁敢在我头上下命令?」你问我有什么意见,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子。出家人懈怠啊!所以演变成现在的境界,就是这么回事。

而我们在想:有的人到佛学院读书,哎呀,这是个宝贝啊!到这儿来学习,要对他好好的,恐怕他走了,不在这儿学了,还要好好招呼他;我们尽量把寮房作得好一点,也尽量各地方弄得好一点,让他欢喜在这住,但是这个学生知道这个意思在那里?为什么要这样呢?

但是你也可能想到别的地方去了,你还是有别的想法,而不肯努力学习,这还是可能的。如果你要是不要打妄想,静坐的时候,如果不修止观的时候,你可以看一看,我们今天汉文佛教全面的情况,这样的情况继续延续下去,汉文佛教的前途会怎么样?我看还是不难理解,很容易明白,很容易明白什么?汉文佛教就要灭亡了,我看就是这样吗。如果肯努力,可能还可多延续几天。

你问这个问题,我在想,这的确是我们今天汉文佛教的问题;这问题我们再说,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不往心里面去,心里面东想西想,不能把心放在道上,就是忆念其它杂乱的事情,这样能学习佛法吗?

我看洞山禅师的传上,他的老母亲给他写信,希望他回去看看老母亲,洞山禅师就是不回去!我看到这里,洞山禅师为什么这样呢?可是其中还看到一个消息,就是他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弟弟照顾他老母亲,这也可能是一个原因。反正,洞山禅师就是不回家看他老母亲,而他老母亲给他写的那个信,非常地,这个母爱完全是表达出来,母亲爱儿女的这个爱,表达得很‥‥;而洞山禅师就是心不动,可能动,还是不动就是不回去看。

我们看到这里,心里面怎么想?我们读了《瑜伽师地论》<修所成地>,我们这课已经讲完了,那上面各位可能还记住吧?!你想要修学圣道要弃舍父母妻子儿女亲戚朋友财富,通通要弃舍;哎呀!我读到这,要把父母都弃舍,真是太难了。但是我在想,如果你不这样子,圣道能修吗?那只好不作出家人,就回家去好了,回家去照顾父亲母亲,只有这样子。

要是我们已经出了家,还要想俗家的事情,不是说我要孝顺父母不对,不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圣道不能修了。

所以《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写得非常明白,弃舍父母妻子儿女,都要弃舍;你要是万缘都放下,一心不乱地修学圣道,圣道才能成功,成功以后报答父母恩,只有这样子才可以。不然的话这件事办不到,你不能修学圣道。

今天我要跟我母亲通个电话,还要同我的好朋友通个电话,那你这个心,还能一心不乱地修学圣道吗?我看是不能。

所以今天汉文佛教徒里面,想要得圣道,我看是不可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明心法师的出家学佛心路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古镇,这里风景如...

念佛行人一定要有孝心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孝心是做人...

如何看待佛教的咒语

问: 我曾在网上查过咒语的来历、定义和作用,但说法...

宝箧塔是什么意思

问: 师父,咱们读诵《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

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后于菩提树...

念佛人断气后遭遇违缘能往生吗

问: 末法众生若命终、未命终,家中眷属即为其穿衣,...

亲近邪见的法师会有什么危害

问: 亲近恶知见、邪见的法师,对一个初学佛法的人有...

有没有浅一点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问: 师父能不能讲浅一点又能速快得成就的开示? 常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超拔——《地藏经》的启示

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罪业深重的时代,正是应了...

来果禅师悟道因缘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

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我们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第一个,我们 先修空观...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

【佛教词典】十大弟子

释迦佛的十位大弟子,即: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

【佛教词典】二分家

【二分家】 唯识宗立识体四分,难陀论师主张心识二分说...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原文】 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在此世间,每一个众生都在追求着安乐,为什么会不期而...

【推荐】解脱的四要

前言 我们学习佛法,目的在解脱烦恼的束缚,觉悟宇宙人...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一 空为大乘深义 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

我求的太多,地藏菩萨不会烦吗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宝一样,你得请一个入海采宝...

心无形故,力最无上

《金刚三昧经》云: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

突破障碍将学佛融入生活当中

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个障有外障、有内障,我们先看外...

随处皆妙药

当今社会风气浮动不安,问题皆出在「人心」,「身病好...

如何看待《无量寿经》会集本

《佛说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曾被翻译过多次。现存五个...

耀一法师:初学佛应读的几部经

一、 《地藏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

这种满愿不是好事

好多人请了占察轮,不知道怎么用。最重要的是相应,相...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第一章、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能赚钱 1.吃亏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