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法贵精不贵多

蕅益大师  2020/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法贵精不贵多

【原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贯多。多不能专精。故提纲挈领之道。不可不急讲也。纲领者。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不在内外中间。不属过现未来。不可以色声香味触法求。不可以有无双亦双非取。

心性既尔。一切法性亦如是。故曰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中者性体。空者性量。假者性具也。迷此性量。名见思惑。迷此性具。名尘沙惑。迷此性体。名无明惑。三惑皆迷中翳妄。非有实体。故三观起。

三惑随消。由吾人迷有厚薄。致如来教有顿渐。是知顿渐诸教。皆为了悟心性而设。

《灵峰宗论》示闵大飞

【白话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可以贯穿多,而多不能专精。所以提纲挈领的道理,不可不首先讲清楚。什么是纲领呢?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不在内外中间,不属于过去现在未来,不可以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上求得,不可以在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中取得。

心性既然这样,一切法性也这样。所以说,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中是性体,空是性量,假是性具。迷了性量,叫见思惑。迷此性具,叫尘沙惑。迷此性体,叫无明惑。三惑都是迷中的幻妄,没有实体。

所以三观一起,三惑随即消失。由于我们人的迷惑有厚有薄,所以如来的教法有顿有渐。要明白顿渐各种教法,都是为了悟心性而设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学佛之前诽谤过净土法门该怎么办

问: 若在学佛之前因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容易法门,而说了...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

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佛法修学中的种种歧途

进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用功调伏烦恼,轮回中的可怕劲...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

皈依是什么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人人都往生到遥远的极乐,那人间有情众生有谁来度

问: 佛法是超世间,也是救世间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遥...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果卿居士:感谢轻贱辱骂你的人

《金刚经》中告诉我们,有的人现在虽然持戒念经,也已...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中生

【经文】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

念佛的精进与调适

各人应尽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须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

是什么因缘触动了十法界的门

我们时刻的检查自己的内心的相貌,从而反省自己的心态...

【佛教词典】二种无碍

据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载,菩萨有二种无碍,即:(一)智慧...

【佛教词典】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

一切殃福终不朽败

我曾这样听闻的:当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

明贤法师的修行因缘

我追随了一个大众很少了解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鄙视名...

念佛心是攀缘吗

问:用攀缘心为自性,如煮沙成馔。今念佛心,是攀缘邪...

过与不及

世间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谦虚自卑,有的人...

【推荐】在富裕中亲尝贫困

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处境,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自...

文殊菩萨的身世及其表法之功能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梵文是manjusri,音译作曼殊尸利、...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

吸烟的危害超过五荤

此文由龙树菩萨札记中录出,所论烟草之害,较五荤尤烈...

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

我在想: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年轻的时候,...

现在打普佛,有点像买保险一样

下午很多人来打往生普佛,这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也是...

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别人如何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

为什么业障重的人口味比较重

人很多时候,会受到业障牵引,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