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宏海法师  2020/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个包容了事的理,但是往往被我们二元世界的凡夫给理解偏了。

比如当我们踏实认真地念佛求往生的时候,就会有人说我们这样太着相了。他们认为净土就在心里,西方就在当下,自心本具,不必远求。这些人执着唯心自性的理,认为修念佛求生净土就不是唯心自性,应该放弃。这种知见是由来已久的一种大病——执理废事,病因则是对于事和理不能够融会。

讲到事和理的关系,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就像咱们中国人传统上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族里边,包括着长房、二房、长子长孙,次子次孙……等等这些人组成的小家庭。这些小家庭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大家庭里含着这么多的小家,这就叫唯心自性,也叫唯家自家。

大家和小家的关系是什么呢?就是你已经意识到有一个大家,精神上对这个大家有一个归属感,然后你还要去好好过自己小家的生活。不能说为了这个大家的理念,就要拆散一个个的小家。如果小家都没了,那大家在哪里呢?上面说的主张唯心自性的人,他们的误区就类似于,当你说想要好好地过小家的日子,他就认为你违背了大家,所以要你放弃小家。

这里边最好的状态当然是,既要紧密地依止这个大家,又能够老老实实过好小家。就像我们修净土法,最理想的是事和理双管齐下,融会圆满地增上我们的信愿。但是由于我们上面说的执理废事的弊病太多了,所以很多祖师就只能偏于一方面,说你好好过小家就可以了,因为小家一直就在大家中。也就是说,你只要立足当下的娑婆世界,依着净土法门去修行,求生十万亿佛土之外的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够把现前的事入到唯心之理。也就是净土唯心,心唯净土。

我们明白了这个以后,在修净土的时候,我们全体的事修就在心性中,就在实相里。这个理也不除开当下的法境事相。如果一定要把事和理对立起来,去定是非,论对错,就属于心外求法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即心是佛,云何识自心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

原文: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从有知识以来,日夜营谋...

阿弥陀佛是在自心之内,还是在自心之外

问: 《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可否先做世间事业,然后临终才念佛

问曰: 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

印光大师: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净土还难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印光大师对叶福备居士说:你父亲既然已经同意你出家,...

净界法师:精进佛七开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问: 师父好!请问师父,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我听...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众生的罪业会跑到我们心中吗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考考你们的因缘观,你认为众生的罪...

【推荐】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

【佛教词典】十界皆成佛

(杂语)法华经迹门中说地狱等十法界之众生成佛。其中...

【佛教词典】我执五失

【我执五失】 《俱舍论》卷二十九载,我执有五种过失,...

邪淫念头的报应

对于邪淫的意乐,有人会觉得: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实...

念佛要「声缘于心,心缘于声」

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怎么念得功夫上路、得力?这里教一...

星云大师《五分钟热度》

五分钟的热度,这是耻笑一个人没有恒心,做事才有了开...

《华严经》中的十种善知识

我们学习佛法,经常会听到善知识这个词。对其含义,每...

傻子的处世哲学

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傻子意外得到一斤羊肉和做爆羊肉的...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

木鱼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 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跟大家...

车里的佛像要如何摆法

问: 我在龙华寺请了一尊阿弥陀佛,当时我问寺院里的...

随缘不是随便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

弘一大师《药师如来法门》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今天所讲,就是探契时机的药师如来...

如何「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礼拜供养,这里面讲到乃至于一时礼拜供养观音菩萨都有...

见佛得忍,再来三界度众生

又云:譬如婴儿离母,或堕坑井,或渴乳死。又如弱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