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法耀法师  2021/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你一个在家人的身份,怎么可以和这么至高的身份坐在一起呢?从世间这个角度而言,你很不懂事,你很无知啊。(按:下半身干枯,这只是花报,果报在地狱。)

尽管有时候这师父慈悲——师父慈悲是他的慈悲,但是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你不能说师父一慈悲,你就找不着北了,师父表扬你几句,你一下子就好像已经不得了了……那说明你很不懂事。

“俗中贵士之座,犹不许贱人升之”。

这打比方,世俗的那个很高贵的人,打个比方,国王——这个随便的一个老百姓,你随便地坐在王座上,怎么可能?跑到王座上去坐,搞不好给你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况出世高僧,辄便相拟”。出家人这个身份远远地超过国王的身份,这是经里面的比方。

国王的身份和出家的身份,二者如果相比的话,这个国王的身份,相当于一滩大便,所以你在世俗,那个大便上都不允许让你去坐,何况远远超过大便的这样一个法座,法王座。你一个俗人,怎么竟敢和具备这样身份的人坐在一起呢,所以要很小心噢!

你来到寺院里,不是像一些人说的,和师父来交朋友的,这都很不懂事,很愚痴啊。

是以“大师又言”,经里边说“是以经中,共僧同床半身枯也”,佛在经里面说的,说和出家的师父同坐在一起,感得什么果报呢?半身枯干,得到这样的果报,可怕吧?因为他没这么大的福报。

“如是因缘如别广说”,在经里边有很多了,你有因缘可以看,这果报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对出家身份一定要恭敬,这非常重要。

“若至明晨,先沙门起”。

第二天早晨起来应该提前起,不可以像在家里,一睡睡到太阳都出来了,那就说明你也不懂事。来到寺院,我们一般出家师父都起得很早,你来到寺院里住,应该比师父起得更早。但是,你不能起来大吵大闹,应该坐在那里,一心修持,忏悔自己的业障。然后一心念佛,自己积集资粮,等着师父起来,而不是说自己起来,就开始大吵大闹,那就是搞错了。

好,这是第三科。有因缘暂宿的,这我们要注意的,总结一下,就是要爱护。有缘在寺院里住的话,应该“三宝财法应守护”,应爱护三宝物,像爱眼珠一样爱护;

再有一个,不可以在寺院里边住的时候,说世间的闲话、调笑,说那些放荡、嬉戏那些的话,不可以;

再有一个,不可以和出家师父并排的坐在一起,还挨得很近,不可以,这个消你福报,应该恭敬;再有一个,睡的时候应该晚睡,晚于师父。起的时候,应该早于师父。在寺院里住,是这样的,这是“清信入寺法”里边的,这个是正法,第一科。

弘一大师《南山律在家备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唯识学的因缘观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

钓鱼的血泪忠告

我当内科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在医院爬楼梯看见一...

有一种积蓄,是自己能带的去,别人夺不走

世间人都要讲积蓄,那积蓄的东西大概有三种类别:有一...

孝行得善报的几则故事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做这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

《云居山志》上记载的「一粥之缘」公案

云居山就有过这个事情。某某禅师他听说云居山真如寺道...

佛堂必须整洁,才会有功德

若见他人对佛经像有不恭敬者,宜于二人共坐时,细细以...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寺庙对联大全,真正的大智慧

1、杭州城隍庙: 上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

怎样求得平安

同样是拜佛,许多人的目的,并不尽同;有的求福,有的...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日前,笔者就佛教在线《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倡...

【佛教词典】施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施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p0861   瑜伽七十五卷六页云...

【佛教词典】迦迦那

(杂语)Gagana,译曰空。见大日经疏十三。...

佛门礼仪简要问答

问:天还没亮,寺院就打板了,必须这么早起床吗? 云...

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灭

诸法无常,无常的意义就是生灭法。变化无常,不是常义...

国王与龙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顾寿命,不懂得照顾慧命。在生命过程...

守摄诸根食知自节

久远以前,有五位沙门在波罗奈国的深山中隐居修行。这...

销我亿劫颠倒想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

如果能明白所处的现前因缘,反而能在泥泞里更好地绽放

可以跟大家说,除了净土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作为...

老中医所遇的因果业报

池草师兄出生于中医世家,几代人在行医过程中,记录下...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

出了三途的众生为何又回来了

修行必须有善知识护导我们。地藏王菩萨就护导我们,他...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

我们修行也很痛苦,要减少休闲的时间来听课,减少休闲...

圣严法师《脚跟下》

问:禅语中常提到脚跟下或看脚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

出离心要从哪里生起

菩提心先从出离心作基础,有三个:第一个,思惟生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