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梦如幻的修学

净界法师  2021/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梦如幻的修学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修学。怎么说呢?它是虽断而无能断所断,虽修而无能修所修,所以是不可思议。这句话怎么说呢?虽修而无能修所修,虽断而无能断所断?

没有学《楞严经》之前,我们会怎么面对烦恼?我不知道诸位对烦恼的态度是怎么样,一般人会认为烦恼是真实的。就是说,我不是不想住下去啊,实在是烦恼逼得我不得不这样做啊。他把所有的过失都推给烦恼,说我已经很努力了,我每天该拜佛也拜佛,五堂功课也做了,但是我还是做不到。

为什么?他说我这个人烦恼太重、业障太重。这样讲我们可以理解,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你如果经常保持这个心态,你就很难修行,因为你很难摆脱烦恼对你的掌控,你把它当真实想那就完了。烦恼不可怕,但是你认为它真实的时候,它变得非常可怕。因为你认为它是真实的,你一辈子跟它纠缠不清。所以你看有些人,他一生当中,不要说断恶修善,他把所有的修学面对烦恼就差不多了,他哪有时间去念佛念法念僧?生善这一部分更不要讲。

“如幻不思议”就是说,一个大乘菩萨,刚开始就要相信一件事,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是本来就没有烦恼。你研究《楞严经》,听到这个地方,如果这句话还不能承当,那你这部经叫作结缘,你的功德今生表达不出来,但是没有失掉,你来生这个善根还在。

首楞严王三昧的根本思想叫称性起修,就是你一开始就要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整个修行的角度,就是告诉你自己,我是“本来无一物”,我本来是没有烦恼的,那是一念的妄动后来才有的。这个很重要!就是你的本来面目是没有的,所以它叫如幻不思议。就是说,本来就没有,哪有烦恼好断!它是用如梦如幻的法门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如此而已。你产生这样的思考模式,烦恼对你来说就已经不是那么的可怕。

所以我们讲“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你怎么去想象烦恼,烦恼就变成什么样。你想它是真实的,它就很可怕了;你说本来就没有,那它对你就不构成干扰。所以,这个“如幻不思议”就是,我们讲到,它是以一种不生灭心为起修,所以是“如幻不思议”。

第三个,“佛母真三昧”,它是十方诸佛之母。也就是说,十方诸佛都是依止这个首楞严王三昧的如幻三昧而能够成就佛果的,没有一个佛陀是例外的。没有一个佛陀说依止生灭心而成佛的,没有这回事情。

所以这个地方是讲这个首楞严王三昧,讲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跟佛母真三昧,来赞叹这个果地的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这三毒所发出来的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切字。《高峰禅要》里也常强调要...

必须走出妄想,才能够面对弥陀的光明

这段是《楞严经》,说一个人他依止妄想的过失。这个地...

魔军的这十支队伍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

想学《楞严经》,要先放下这些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

喝同样一杯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所谓六根对六尘,因为六根在接触六尘,不去分辨的时候...

安住在无所得的心

我们再往下看什么是生灭的相状,什么是不生灭的本体。...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虚空藏菩萨名号的利益

第一:可以往生净土 第二:可以消灾避难 第三:现获大...

手持锡杖时的发心

《华严经 净行品》第四十七首偈颂,文殊菩萨云:手执锡...

修学佛法最应警惕什么

问: 当下修学佛法的人最应警惕的是什么? 道安法师答...

为何世人多把关公作为财神来供奉

问: 请问法师,关公是护法,为何世人多把他作为财神来...

【佛教词典】二轮身

(名数)一正法轮身,二教令轮身也。...

【佛教词典】大转轮佛顶

梵名 Mahosnīsa-cakra-vartin。又作大转佛顶、广生佛...

【推荐】大安法师:我能够学佛的因缘也是由于生病

疾病由来是药方,深知生死是无常。 重刑受过悲牢狱,剧...

净慧长老的生平事迹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

星云大师《对「业」的认识》

一般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幸的遭遇时,往往会说:...

把离苦得乐的念想提升为往生净土的念想

我们一般净土宗的人,因为平常把佛号念得很多感应,就...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四、中道

壹中道的意义 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

元代高僧天如惟则禅师

今天我们要说到中国的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知...

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该怎么办

问: 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怎么办呢? 答: 他人信不...

木碗的故事

有位老太太卧病在床,儿子每天都得送饭到房间给她吃。...

经书之类都好难,只念佛号可以吗

问: 请益法师,经书之类都好难,整理好多笔记,但是不...

把牛奶存在牛肚里

有一位养牛的人,他养的牛,乳汁特别多,他觉得自己养...

印光大师寿康宝鉴序

【原文】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

自性无对立,凡夫妄分别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