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2021/04/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二为不时入他房、三为博戏游逸、四为大好伎乐、五为恶友、六为怠惰。颂其义曰:饮酒入他房,博戏好伎倡,恶友与怠惰,圣哲所不称。

夫酒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为消财、为致病、为兴争、为多怒、为失誉、为损智,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淫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不自护身、不护妻子、不护家属、以疑生恶、怨家得便、众苦所围,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博戏有六变,当知。何谓六?胜则生怨、负则热中、朋友戚之、怨家快之、有狱凶忧、人众疑之,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好乐有六变,当知。何谓六?志在舞、志在歌、志在弦、志在节、志在鼓、志在彼,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恶友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习醉迷、习惛乱、习纵恣、习酒舍、习小人、习鄙语,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怠惰有六变,当知。何谓六?饱不作、饥不作、寒不作、热不作、晨不作、昏不作,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佛说善生子经》

【译文】

还有,善生子,有六种祸患,不仅损失钱财还将通往恶道,是应当知道的。哪六种?一、嗜酒而游荡放逸。二、不时出入他人家室(这里有两层含义:1、出入他室,容易打扰他人;2、可能会引发造邪淫的恶业。——《无量寿经》云:“自妻厌憎,私妄出入。费损家财,事为非法。”)。三、喜好博彩游戏而游荡放逸。四、爱好歌舞伎乐。五、结交恶友。六、行为懒惰懈怠。佛以颂说其义:

沉湎于酒入他室,博彩游戏迷歌舞;

结交恶友行懈怠,不为圣哲所称道。

饮酒会产生六种改变,是应当知道的。哪六种?一、是消耗钱财。二、是过量饮酒导致疾病。三、是醉酒后容易发生争执。四、是因喝酒会引发更多嗔怒。五、是饮酒后的失态会带来不良声誉。六、是饮酒会损毁心智。染酒之后容易荒废自己的事业,未赚到的钱财导致不能获得,已赚到的导致消散,多年储蓄会耗尽。

淫邪会产生六种改变,应当知道,哪六种?一、不能保护自身健康。二、不能护佑妻儿安稳。三、不能护及家属周全。四、由怀疑生各种事端,心神不安。五、怨家仇人得方便。六、被众多烦恼所包围、所逼迫。已有这恶业就容易荒废自己的事业,未赚到的钱财导致不能获得,已赚到的导致消散,多年储蓄会耗尽。

赌博游戏会产生六种改变,是应当知道的。哪六种?一、赢了会招致对方心生怨念。二、输了自己内心焦躁发热。三、朋友家人对此感到担忧悲戚。四、怨家仇人对此感到痛快。五、赌博会招致监狱凶事。六、赌博之人的品行致使众人嫌疑。已有这恶业就容易荒废自己的事业,未赚到的钱财导致不能获得,已赚到的导致消散,多年储蓄会耗尽。

喜好音乐会产生六种改变,是应当知道的。哪六种?一、心思都花在跳舞上。二、心思都花在歌唱、歌咏上。三、心思都花在弦音、弦乐上。四、心思都花在音乐节拍上。五、心思都花在击鼓上。六、心思都花在那些与歌舞相关的事情上。已有这恶业就容易荒废自己的事业,未赚到的钱财导致不能获得,已赚到的导致消散,多年储蓄会耗尽。

结交恶友会产生六种改变,是应当知道的。哪六种?一、经常会酒醉迷惑。二、经常会糊涂迷乱。三、经常会恣意放纵。四、经常会泡在酒馆。五、经常会和小人亲近。六、经常会言语粗俗。已有这恶业就容易荒废自己的事业,未赚到的钱财导致不能获得,已赚到的导致消散,多年储蓄会耗尽。

懒惰懈怠会产生六种改变,是应当知道的。哪六种?一、吃饱时不想劳作。二、饥饿时不想劳作。三、寒冷时不想劳作。四、炎热时不想劳作。五、早晨不想劳作。六、傍晚不想劳作。已有这恶业就容易荒废自己的事业,未赚到的钱财导致不能获得,已赚到的导致消散,多年储蓄会耗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濮存昕: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问:演了很多好戏、好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对...

曲折所带来的财富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中写道:莫...

放弃主宰,因为一点好处都没有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妇人,跑到河边准备要跳河自杀。正...

有时需要以退为进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古人劝我们要精进,...

有一种积蓄,是自己能带的去,别人夺不走

世间人都要讲积蓄,那积蓄的东西大概有三种类别:有一...

即使雨金钱,欲心仍不满足

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婬欲,乐少而苦多。 世...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把钱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病了吗

问: 有人说,你把家里的钱全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怎样求得平安

同样是拜佛,许多人的目的,并不尽同;有的求福,有的...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日前,笔者就佛教在线《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倡...

决定一个法门尽未来际行去

得有个信心,有个长远心,有个坚固心,自己选择一个法...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

【佛教词典】自受用身

【自受用身】 p0600   成唯识论十卷十五页云:一、自...

【佛教词典】弥陀三圣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灭

诸法无常,无常的意义就是生灭法。变化无常,不是常义...

国王与龙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顾寿命,不懂得照顾慧命。在生命过程...

守摄诸根食知自节

久远以前,有五位沙门在波罗奈国的深山中隐居修行。这...

如果能明白所处的现前因缘,反而能在泥泞里更好地绽放

可以跟大家说,除了净土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作为...

销我亿劫颠倒想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

老中医所遇的因果业报

池草师兄出生于中医世家,几代人在行医过程中,记录下...

悭贪吝啬转世为盲儿

当佛在世的时代,印度有一位悭吝的越难长者,他家里非...

出了三途的众生为何又回来了

修行必须有善知识护导我们。地藏王菩萨就护导我们,他...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

我们修行也很痛苦,要减少休闲的时间来听课,减少休闲...

圣严法师《脚跟下》

问:禅语中常提到脚跟下或看脚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

出离心要从哪里生起

菩提心先从出离心作基础,有三个:第一个,思惟生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