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夫念佛十疑

2022/0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夫念佛十疑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些疑惑。

一、极乐世界这么清净庄严,这样的世界真的存在吗?

《弥陀疏钞》今居秽土,习久心安。乍闻彼国清净庄严,疑无此事。难信一也。

这句话的大意是,娑婆世界众生在秽土的时间呆得长,对这里的环境习以为常。听说极乐世界清净庄严的景象,一下子难以接受,怀疑没有这样的事。

如果带着这样的怀疑,念佛很难坚持下去。即便能够坚持,按《佛说无量寿经》,带着怀疑念佛,最后去的地方是极乐世界的边地,五百岁见不到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也听不到佛法。

二、十方佛刹都可以去啊,何必一定要去极乐世界?

《弥陀疏钞》纵信彼国,又疑十方佛刹皆可往生。何必定生极乐?难信二也。

即使相信极乐世界真实存在,有人又会犹豫:十方佛国土都可以去,何必一定要去极乐世界?

去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乘的是阿弥陀佛的殊胜愿力,好比坐在豪华游艇上渡海,十分容易。十方世界其他佛国土,大多是靠修行者自己勤修六波罗蜜、清净自心,需靠修行者自力前往,好比一个人游泳渡过太平洋,谈何容易?

三、娑婆世界距离极乐世界太遥远,我们能到得了吗?

《弥陀疏钞》纵信当生,又疑娑婆之去极乐十万亿刹。云何极远而得往彼?难信三也。

即使相信应该去极乐世界,但又担忧娑婆世界距离极乐世界十万亿刹土,实在是太远了,怎么可能到得了那里?

蕅益大师曾经开示念佛的心要:“必以佛号生我之念,使我念念不离佛号。此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佛念到心无杂念时,与阿弥陀佛心心相印。其实,我们离极乐世界也就是这一念心的距离。

四、凡夫罪障重。业障不除尽,怎么可能去这么好的地方?

《弥陀疏钞》纵信不远,又疑博地凡夫罪障深重。云何遽得往生彼国?难信四也。

即使相信借佛威神力,极乐刹土离我们并不是遥不可及,又担心娑婆世界凡夫罪业深重,怎么可能顺利去往阿弥陀佛净土?

带业往生这个概念,凡夫难以信入,也恰是阿弥陀佛净土的殊胜之处。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除了自力修持,更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

五、极乐世界如此美妙,为什么只需持诵佛号就可以去?

《弥陀疏钞》纵信得生,又疑生此净土,必有奇妙法门,多种功行。云何但持名号遂得往生?难信五也。

即使相信我们可以去往阿弥陀佛的清净佛国,有人也会疑虑:去这么美妙的世界,应该需要奇妙的特殊法门才能实现,怎么可能只要持诵阿弥陀佛圣号就能够去呢?

《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因此,只要众生至心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并且,大势至菩萨发愿,在这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老实念佛就好。

六、持名应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就,只诵几天就能去吗?

《弥陀疏钞》纵信持名,又疑持此名号,必须多历年劫乃克成就。云何一日七日便得生彼?难信六也。

即使相信持念阿弥陀佛圣号可以去往极乐世界,有人又会怀疑,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必须经过多年多劫才可成就,为什么念七天甚至一天就可以去?怎么可能有这么便宜的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至心深信念佛,发愿往生净土,十念便可成就。佛无虚言,只是凡夫至心难发。因此,需要平日多做功课,锻炼自己专心念佛,内心不起杂念,也不去在意纷扰的外境。

七、受生不离胎卵湿化,为什么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

《弥陀疏钞》纵信七日得生,又疑七趣受生不离胎卵湿化。云何彼国悉是莲华化生?难信七也。

即使相信持念阿弥陀佛圣号七天就可以去往极乐世界,又怀疑受生无非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为什么在极乐世界都是莲花化生?

我们不能把娑婆世界的经验代入极乐世界。在这里看不可思议,在那里是平凡的日常。读《佛说无量寿经》会发现,极乐世界的众生不仅在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并且都安住于不退转位,寿命亦无能限量。在极乐世界,一切饮食用具也是自然化生,应念即至。这些殊胜妙用皆源于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四十八大愿。

八、初学者常遇逆缘。凭什么生到极乐世界便得不退?

《弥陀疏钞》纵信莲生,又疑初心入道,多涉退缘。云何一生彼国便得不退?难信八也。

即使相信在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有人也会疑惑:刚开始修学,常常会遇到退缘,为什么一生到极乐世界就可以入不退转位?

天台智者大师在《十疑论》中说,极乐世界有五种殊胜因缘,使众生入不退转位:

1)乘阿弥陀佛的大愿力;

2)佛光常照,菩提心念念增长;

3)鸟树风自然乐响演妙法音,使闻者常念三宝;

4)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烦恼不起;

5)寿命永劫与佛齐等。

九、念佛法门是接引钝根的人,机智如我不必去极乐世界《弥陀疏钞》纵信不退,又疑此是接引钝机众生。上智利根不必生彼。难信九也。

即使相信在极乐世界一生就能入不退转位,有人又会自以为是:念佛法门是专门接引钝根众生的,我这样聪明机灵的人不需要去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包括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在念佛,何况我们凡夫?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看似简单,实则不然。“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管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念佛时丝毫不在意外境,不起任何杂念,谈何容易?

十、究竟是有佛、有净土?还是无佛、无净土?

《弥陀疏钞》纵信利根亦生,又疑他经,或说有佛、或说无佛、或有净土、或无净土,狐疑不决。难信十也。

即使相信聪明利根的人也应该发愿生到极乐世界,有人又会踌躇:有的佛经说有佛,有的说无佛;有的佛经说有净土,有的说没有净土。我该信《佛说阿弥陀经》里面的说法吗?

比如,一些学般若部的初学者,遇到任何事都认为“一切法空”、“不要着相”,所以遇到错事不用及时纠正,遇到善事不必尽力协助,认为自己才是什么都看透的人,殊不知已落入断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佛陀反复关照须菩提,于有不贪,于空不执,切勿“说诸法断灭相”。

另外,《大智度论》中说,发菩提心的凡夫需要常不离佛,等成就忍力后,才能在三界中救度受苦众生。因为在浊世中,烦恼很多,自己不具备忍力,心随境转,别说救别人了,自己也容易在三毒五欲中迷失。

莲池大师说上面所列的十种难信,大约不出狂愚二病,前八种疑惑,属于愚者高推圣境,第九是狂者蔑视极乐世界,第十属狂愚兼备。普罗大众接触念佛法门,或许会有许多疑惑之处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本就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及时发现自己的疑惑,通过阅读经论解惑,坚定念佛的信心,阿弥陀佛的净佛国就在不远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横截诸恶趣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

如何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问: 我们通过什么样的现象,以什么方式去判断念佛人...

要以法相见,不能以情相牵

闻具足,就是听闻正法。就是以你们那种好乐心亲近善知...

念佛之现实利益

念佛的现实利益是无量无边,下面只说重要的:一是念佛...

如何看待慈善事业与念佛的关系

在《无量寿经》里面,佛早已对这种问题有个答案。在这...

临命终时剧烈的痛苦,把净业种子激活了

下品三生,是遇到恶法、恶缘的凡夫。他为什么会造恶?...

大安法师: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问: 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我念佛到什么程度才能往...

【佛学漫画】法界第一高人

阿弥陀佛可不止身高不可计量,寿命和光明也不可限量的,...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黄豆的营养价值

1、黄豆含蛋白质40%左右,在量和质上均可与动物蛋白比...

只能观善知识的功德,不要去观他的过失

我们现在来去亲近善知识僧呀,他也是有一些,怎么讲呢...

禅话禅理30则

1。甜酸苦辣尝遍,方知清淡滋味最美;万水千山走过,...

【推荐】佛法看身体健康的原因

昨天有人问:请问师父个问题,我一个同事也学佛,说几...

【佛教词典】神迥

(566~630)唐代僧。冯翊(陕西)临晋人,俗姓田。聪...

【佛教词典】众务

(术语)律于四人已上相合作羯磨,谓之众务。资持记上...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

七事得梵天福报

培福、种福不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须时...

高僧的眼泪

有一位中年才出家的高僧,住在离家很远的山上的寺院,...

【佛学漫画】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的开创精神,让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了夯实的基...

马祖道一的棒喝脚踢

棒喝令开悟 从书中记载,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

学佛切勿执理废事

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

虔诚读诵《法华经》的不可思议感应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法义至高无...

功到自然就成

不说一般的人,就说菩萨的愿力,我讲个故事。印度的无...

慧律法师《解脱后的心灵》

执著带给人束缚,使我们不得自在。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

为什么念佛会没有效呢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没有效,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也一样痛...

脱掉你脆弱的外套

一个女孩毫无理由的被老板炒了鱿鱼。中午的时候,她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