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想要主宰你的子女,这地方就有问题了

净界法师  2023/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想要主宰你的子女,这地方就有问题了

问:弟子现在已经六十九岁,应以自己的往生为重,还是继续地为子女操心?如果以往生为重,会不会显得自己太自私?

净界法师答:我想这个牵涉到主宰性。我们今天不要用藏教对立的思考,要么就做,要么就不做,不要这样子。我们以大乘佛法来思考这件事情。就是说,你会操心,这地方有问题了,你想要主宰你的子女。我们菩萨道就是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

子女他来到人世间,他不是你创造出来的,他的背后有他的业力,他是依止你的因缘出生而已。你不管操不操他的心,他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是不是你白操心了?你打妄想:欸,我希望他变成什么!他会照你的妄想走吗?不可能!如果是,那是凑巧。你不要以为你可以主导别人,讲难听一点,你自己都没办法主导你自己,要不然怎么说万般皆是业呢?如果生命可以主宰,那就万般皆是妄想就好了。

所以,你操心就是你重视他的结果。其实,佛教只有过程。就是该怎么样,你就告诉他。我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但是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做父母本来就是这样子,难道不是吗?我们经验传承给下一代,但是他接受多少,这个东西是他的福分。但是作为你,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你已经把你的经验传给他了,至于他怎么操作,你就不要操心了,我们只问过程不要问结果。这是大乘思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就是对结果不要有期待,因为这不是你说了算,他背后有他的业力跟妄想在主导他。我讲实在话,佛陀都没办法主宰众生的业力,何况是你呢?所以我们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但是我们强调把心收起来,是收你的攀缘心,但是没有收你往生的愿力,成佛的愿力。这个愿力也收,那你就落断灭思想了,这样懂吗?

都摄六根,收的是你的攀缘心,主宰的心;净念相继,释放的是你往生的愿力,成佛的愿力,带动的是所有的善法。

生死业力的开关是攀缘心、主宰心,往生的愿力的开关是一种离相清净心,还有一种往生成佛的愿力。这种愿力跟攀缘心你得分清楚,你不能够说,既然不攀缘,那我也不发愿了,不可以这样子,你这是极端的断灭思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念佛是为了什么

问: 念佛是为了什么?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

阿弥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

李炳南居士:快刀斩乱丝

人生于世,自古均免不了一死。即使是世间的圣人,时候...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

衍慈法师佛学问答

问:若知自己业障重,应如何是好 ? 答:若知自己业障...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

只有一切顿舍,才能迸出净业种子

对这个世间的舍,要从真实心里面真的你能舍得掉,真的...

如何做到远离六尘而行布施

问: 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

但愿自己平等待人,不求他人平等待己

佛教讲究平等心,要求我们要以平等心待人。但是,我们...

要聪明多食素,素食者智商高

食素已在世界各地流行,有些人是从健康的角度选择食素...

不是境缘困住了你,而是心被迷了

不一定用很多佛教本身的名词,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首...

【佛教词典】掉举恶作盖

云何掉举恶作盖?谓心不寂静掉举等掉举心掉举性。总名...

【佛教词典】戒体指归大乘行人究竟域心之处

子题:十方佛土唯有一乘、护戒如命如浮囊、心业力结成...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

完整人生的五个层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

睡在棺材里的人

一般我们厌离娑婆,要观照这个世间的苦、空、无常、无...

念观世音菩萨三年多瘫子康复

明朝崇祯年间,安徽有个乞丐,因为下肢瘫痪,就双手代...

让阿弥陀佛住到心里来

有些人问: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实际念佛也离不开...

寺院「斋天」有何含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编...

佛灭后有五法能令正法久住

【原文】 《善见》云: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

【推荐】洪应明《菜根谭》上集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

调伏心念如牧牛

过去佛在舍卫国游化时,有一年夏安居,波斯匿王发心要...

恶心的果报

从前,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首先供僧,然后...

不是佛经不灵,而是你理解错了

我们经常会听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看《地藏经》上...

生气时应该如何消气

常生气有损于健康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但是现实生活中...

每部经因缘不同,没缘的就听不到

说到个缘字,这个缘因,就是因缘的缘,缘得有缘。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