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只有两个东西

净界法师  2023/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只有两个东西

十二因缘的推动,它的核心在于我爱执。就是我们在业力当中,我们却要去主宰我们的业力,这才可怕,那种想要主宰业力的思想才可怕。所以佛陀安立了一个空性的智慧出来。

诸位!这个空性不是真理。真正的真理是真如,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但是佛陀把真如里面的空有无碍的思想中那个假观先拿掉,因为空观跟假观你没办法同时操作。因为我们一般就是在假相里面操作,产生执着,所以佛陀在一心三观当中先把假观拿掉,就先偏空。初学者稍微偏空是对的,治乱世用重典,所以佛陀安立一个空性的权法出来。

人生没有空性的东西。我说过,人生只有两个东西,中道的真如跟因缘所生法,一个能变现,一个所变现。就像镜子一样,一个是镜子,第二个是镜子所现的影像。人生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在生命的业力里面产生主宰。佛陀不得已,只好安立了一个我空、法空的涅槃出来,他不得不这样做。他要把我们从一种坚固的我法二执回归、把心带回家,是有困难的,这个距离太过遥远,没有几个做得到,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佛陀必须要在一种颠倒的我法二执跟真如中间安立一个暂时的休息站,就是我空的真理,或者说是我空的涅槃,这是不得已的。

那么佛陀就说,你们希望强作主宰,那就修无常、无我,生命是无常变化的,生命是不可主宰的。怎么知道不可主宰呢?你看我们生命会老、会病、会死亡,如果你能够掌握人生,你会让自己老病死吗?所以生命是由业力主宰。说,我现在可以买一套房子,我可以买一些什么东西,我可以主宰。你错了!那是因为你有福报,那是因为善业在主宰你。你以为你可以主宰?那是善业在支持你。你福报享尽了,你试试看。你福报享尽了,不要说买一套房子,你一杯水你都喝不下去。那是善业在背后主宰你,不是你主宰。我们以为我们在主宰人生,其实人生在主宰我们!

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求圆满,我们先把三界的生死给消灭掉,所以佛陀安立了一个我空的真理。这个真理叫做权法。就是佛陀不得不安立一个空性的涅槃假相出来,把凡夫从生死轮回先带到空性的涅槃;然后再从涅槃里面修学《法华经》,再“会权入实”,再带回到真如。一个人回归真如以后,再操作人生的因缘,那就是空有无碍了。他用空性调伏烦恼,用假观创造功德,那就是称性起修了,就开始创造功德了。

所以佛法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先不要去创造佛陀的功德,我们先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这是急迫的问题。所以先权后实,先用三乘的权法,先用三乘的空性,先把这个我拔掉;然后再用《法华经》的思想,把这个空性的思想再导归到真如本性;然后再发菩提心,生命重新开始,重新启动。是这么一个概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离生死尘劳

身有三种过恶。杀生、偷盗、淫欲这三种过恶。我们身要...

为什么说饮食的滋味是不真实的

那么到底我们在吃这个美好的滋味,这个滋味是怎么来的...

人死有后世,为何不见有人回来报告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祇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

禅宗对六识空性的体证

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境所产生的六种认知作用,...

【推荐】您是选择令人敬爱或是引人厌恶呢

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的公婆让她很烦恼。她说...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

51条做人之道

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

世间五德,难能可贵

具足万德,不可思议。世间五德,以是难能可贵,何况万...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

不必害怕生死之际的业力发挥

关于临命终时的业力问题,这个业力是今生的还是多生的...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

母亲的十大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 妈妈怀胎十月,用心呵护,即使身材...

【佛教词典】巨赏弥

(地名)Kau?āmbi,巴Kosambi,国名。...

【佛教词典】思议

【思议】 p0851   无性释九卷十一页云:言思议者:谓...

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皆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现今极乐世界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

佛法只要你肯学,都有你要学的东西

作为一个空中的云,作为一个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

略谈禅的理论与实践

一、禅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

圣严法师《有边与无边》

边是界限、范围、领域、阶段等的意思。从空间讲,这个...

劝持五戒诗

戒杀生 同是娑婆沦落人,历劫互结恩怨缘。 亦曾多生为...

无明的产生

一个禅师在讲禅: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 这时有一...

阿育王造塔供养胜缘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觐见优波崛多尊者,告知国...

你有「微瘾」吗?佛子们该如何看待微信

微信,作为朋友圈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因其发布者和接...

化解嗔心的方法

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

寄报净土与分身净土

今天继续介绍净土部类。第一个要说的叫做寄报净土,就...

三位高僧的自在往生事迹

在古来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况,《高僧传...

不要错解「恒顺众生」

关于吃素有违缘的问题,有人说:如果坚决不吃肉使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