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净界法师  2024/0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不可思议功德,我们前面讲很清楚了,就是一个因跟果,无上因成就无上果。净土的因,在本经来说是信愿持名为因,往生不退为果。那么为什么净土的因果是特别的殊胜呢?蕅益大师说,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它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也就是说,我们透过忆念弥陀的名号,能够摄受阿弥陀佛广大的功德而转变成我自己的功德,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印光大师把这个道理就讲得更详细了。他说这个念佛的因果是怎么回事啊?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身为一个众生,我们哪有什么功德?我们心中都是妄想。但是我们这个妄想的心跟名号一接触的时候,欸,投大觉海,这个名号能够引导我们趋向弥陀广大的本愿功德海去。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可以这样讲,因小果大。因地只是一个名号的忆念,但是这个果地功德是广大的依正庄严,这的确是不可思议的。

释迦牟尼佛在前面的时候,广泛地赞叹净土法门这样的一种不可思议的因果。释迦牟尼佛讲完说,其实不是只有我在赞叹。他引出东方的诸佛,比如说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总而言之,在东方有这么多的,像恒河沙这么多的诸佛,他们在什么地方呢?“各于其国”。那么这个地方“各于其国”,就是本所住国,本所住,每一个佛陀都有他安住的一个国土。东方的诸佛在自己的国土,以广长舌相来弘扬这部《阿弥陀经》的功德。

这个“各于其国”来弘传弥陀的功德,历代的祖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我们简单地说一下。窥基大师说,这个“各于其国”,是说这些六方诸佛都在自己的国土,来为自己的弟子讲述阿弥陀佛的功德。这是站在弘传的角度,每一个佛都在自己的国土为自己的弟子开示阿弥陀佛的功德。第二个是灵芝大师说的。灵芝大师说,这个“各于其国”是指的证明来说,不是弘传。

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在讲《阿弥陀经》,讲完的时候,六方诸佛在六方现前,来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是对的。一个是讲到他们在自己的国土弘扬净土法门,第二个是讲释迦牟尼佛在弘扬净土的时候,六方诸佛出现,来为释迦牟尼佛证明,这个叫作“各于其国”。莲池大师说,这两种说法都可以采用,可以把它合并而不相违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释迦佛与三千佛缘

释迦牟尼佛一日于众会中开示大众:我于往昔无数劫时,...

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皆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现今极乐世界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

阿育王造塔供养胜缘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觐见优波崛多尊者,告知国...

要想离开畏惧所求皆满,应该这样去做

【十二缘所怖。追求苦所依。归敬地藏者。皆安住无畏。...

静虑能得三种功德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

读诵《阿弥陀经》的功德

实际上这部经典却是具足华严的十玄门,那些有眼光的这...

功德不是被地震破坏的,而是被后悔心破坏了

佛陀说六根跟六尘接触,那个感受跟想像是没有体性的。...

为临终昏迷者、聋人助念有用吗

问: 有人平素信愿念佛而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此...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学佛法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

一个人修行佛法的过程,大概都需要经过四个阶段,我们...

学会不在意

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没有委曲

这个宇宙、这个世界跟我是一体,这个心和外面的境界是...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

【佛教词典】赡部洲

【赡部洲】 p1457 瑜伽二卷十二页云:又赡部洲、循其边...

【佛教词典】塔之层级

(杂语)探玄记八曰:依长阿含经四人应起塔:一佛,二...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兰教也有「斋戒月」;两者都...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

圣严法师《学佛的基础》

(一)宗教常识 在世界上,属于全球性而且历史悠久的宗...

口念佛心跟着妄想走,这样往生会有障碍吗

问: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断,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

从医者救人危急,当可大积阴功

学佛之人,于三皈、五戒、十善诸义,既已明瞭,当竭力...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