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业的十种信心

2024/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业的十种信心

彻悟禅师的“净业十种信心”,是从信心上讲的,这十种信心非常殊胜!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

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五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

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现有。)

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信佛语故,则造后四。不信佛语,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卷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

《彻悟禅师语录》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作为一个学佛人,首先要相信有生必有死。也许你会说“我肯定相信啊,这还用说吗?”那你就想得太简单!

从古到今,任何人都逃脱不了死亡。乃至大富大贵者——皇帝、天王,甚至我们的本师释迦佛,都离开这个世界了,这是给我们示现,告诉我们这个世间是无常的,决定死,没有一个例外。对这个道理,我们要好好地思维,要产生定解!

你不要以为自己情况特殊,能侥幸逃脱,那是不可能的!“曾无一人逃得”,从古到今,有多少圣贤在这世间也显现死亡。我们对这个世间原本特别放不下的东西,一想到死,心自然就凉了,就不会像原来一样,如胶似漆、如火如荼、乐此不疲的去追求了。所以,念死无常就是“舍弃今生”最好的修法,这就是三根本当中的第一个根本——决定死。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这也属于念死无常的修法,属于三根本中的“死期不定”,随时都有可能死。一个晴天霹雳,死神就降临了,不要以为你能活百年。死神不会给任何人面子的,只要因缘到了,死神随时都有可能来。你不要以为自己身体好,很健康就没事,死掉的人,并不是都有病的,健康的人死得也很多。所以第二要“信人命无常”,人命在呼吸之间。

“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第三“信轮回路险”,是从人身难得上讲,相当于“暇满难得”,同时也是“轮回痛苦”,这两个法门在这里都可以对应。我们要了知人身非常难得,你如果浪费了光阴,以后恐怕不会再有这样的因缘了。想想这些道理,我们就会迫切地去修行。

“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五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三恶趣众生的寿命极为长远,一堕入三途,就是五千劫,再出头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所以,第四个信心属于下士道的“思恶趣苦”。这个法其实能深能浅,可以是下士道,也可以是中士道,也可以是上士道,这就要看你发的是什么心。

“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佛是从不打妄语的,佛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覆住整个面,整个法界。我们世间一般说,如果能够三世不打妄语,舌头可以舔到鼻尖,而佛的相好更不可思议。

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对佛讲的佛经,我们要深信无疑,要相信佛绝对是真语、实语、不妄语的。对佛讲的因果不虚的道理,我们要深信无疑,对佛讲的世间、出世间,世俗的、胜义的,对一切法我们都要深信不疑。我们可以把“业果不虚,深信因果”归在第五个信里面,不过,第五种信心比深信因果范围要广的多,“佛语不虚”的范围非常之广。

“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现有。)”这是专门从净土上讲的。“实有净土”,所以佛在《阿弥陀经》中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彼土有佛,号阿弥陀。”这里用了两个“有”——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所以称之为“二有”。“实有净土”,就像我们现在的娑婆世界一样,是真实的,不是子虚乌有、捏造出来的。对此,要深信无疑,相信极乐世界绝对存在,因为佛没有妄语,是真语、实语。

“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这里告诉我们净土法门最大的关要,是“愿生即生”,对此要深信无疑,往生西方的关键不在阿弥陀佛,而在我们自己。你是否真心想往生?你是否有真信切愿?

如果把真信切愿作为一种术语来讲,有些人可能将其想得太高深了。我们换一种通俗的话来讲,真信切愿就是真的相信,真的想去,想往生,就这么简单!你的内心没有丝毫怀疑,这是真的相信,真的愿往生。为什么说“愿生即生”呢?只要你有真信切愿,真想往生,就绝对能够往生,这是决定的!

为此,彻悟禅师特地给我们引出教证:“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即《阿弥陀经》中所讲的“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已发愿者已生;今发愿者今生;当发愿者当生。只要真心发愿,就绝对往生,这是佛给我们作的保证。

只要你是真心发愿,是真信切愿,即当往生。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中有个设问:为什么今发愿今生呢?按道理,今发愿,到临终的时候往生,那应该是当生啊?

“今发愿今生”是非常殊胜的讲法,佛之所以在《阿弥陀经》中这样讲,有很深的用意!你只要是真信切愿,今发愿就今生,现在就往生,能否往生不是在临终的时候,而是在现在,看有没有生起真信切愿。你如果生起了决定信、胜解信,那么今发愿就今生,没必要等临终,实际上,现在就等同往生。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引用:“虽未生极乐即是极乐嘉宾,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就是这个道理。

“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第七是从我们往生的条件上讲的,而第八“信生即不退”是讲往生后的利益。所有往生者,不管是已经成为圣者,还是一个凡夫,“生即不退”。《无量寿经》中经常讲到“国中人天”,国中人天凡夫并不是我们六道轮回的凡夫,极乐世界的人天凡夫都已经永断生死轮回,这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境胜缘强,退心不起”。为什么往生者能生即不退,甚至人天凡夫都能不退,是因为“境胜缘强”。生到极乐世界,水、鸟、树林都能说法,都是身色紫金,相好无别,没有女人,没有生起烦恼的对境,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这是殊胜的增上缘。

一往生之后,依阿弥陀佛本愿成就的报通,所感得的果报,你的身体、内心、心念就与我们这个世界有了极大差别!一往生西方,就能不生烦恼,甚至有天眼通、神足通,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四十八大愿中讲,四果阿罗汉本来只能见三千大千世界,而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其天眼、天耳可见闻百千万亿刹土;阿罗汉出不了一个佛土,而极乐世界人天凡夫的神足通,一刹那可以去百千万亿刹土,供养诸佛,马上又回来。这些境缘都非常殊胜!所以他不会生起退心。

“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因为“寿命无量”的缘故,“何事不办”呢?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前面九个都是从事上讲,唯有第十——“法本唯心”是从理上讲的。“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因为彻悟禅师精通天台教法,所以这里依天台教法讲解。“唯心”,根据天台圆教的讲法,一念心中具足理具、事造两重三千,这是真正的唯心。理具是一切法从它的理体上讲;事造是从种种事相差别上讲。理与事各有一重三千,所以有两重三千。

圆教讲一真法界,或者说实相,是非常奇特的。它的差别法、无差别法,根本智、差别智是不二的,因为它具有理具事造两重三千,都是大无为法,都是实相。就是唯心,也可以说一真法界,也可以称之为胜义谛,但它的胜义、世俗是不二的,就是佛的二谛不二,根本智差别智不二的境界。所以圆教的特点是依佛果起修,是最高、最殊胜的教法。

下面再看彻悟禅师的归纳:“信佛语故,则造后四。”以中间第五个信心——信佛语不虚,以及第六个信心——信实有净土来衡量(第五、第六都是信佛语)。如果信佛语,那就要造后面四个信心,这四个信心主要从净土法门上讲的;“不信佛语,但造前四。”如果不信佛语,“但造前四”,“前四”即死、无常、轮回、苦趣。也就是说,如果不信佛语,就会得到前面的四种恶果;如果信了佛语,那就能得后四——信愿生即生、信生即不退、信一生成佛、信法本唯心。

“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卷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如果有这十种信心,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就“如操左卷而取故物”,这是非常容易,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只要我们具足了这十种信心,那往生就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净土十要

(第一讲) 从今天开始,因为非常欣喜的,我们又是新...

高僧得观音菩萨劝导,精勤修行净土法门

慧日法师,俗姓辛,东莱人(今山东掖县)。唐中宗时(...

念佛法门就是「菩萨之父」

菩萨父者,《华严》十一经:威光童子睹如来相,获十种...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四十八大愿——(第28愿)菩萨道树普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

《净土十疑论》白话译文

第一疑 问:诸佛菩萨以大慈大悲为事业,如果想救度众生...

印光大师论往生品位

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辈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四...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佛门里面也有出神吗

【原文】 或问:仙出神,禅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为也...

不重视教理,最严重是净土宗这一块

看第二段,就讲出当初的一个错误的知见,有谬云:年少...

学佛是迷信吗?

学佛最要紧的是在事上的运用。如果只是烧香拜佛,求佛...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

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

【佛教词典】五种真实功德

【五种真实功德】 p0274 瑜伽四十六卷十一页云:又诸菩...

【佛教词典】界共相

【界共相】 p0865   瑜伽三十一卷三页云:又正寻思:...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

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家乡

那这个专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个归就是归还。这个归给...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

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

【原文】 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

十六个方法缓解你的压力

面对目前的工作与生活,你是否感觉到快要被逼疯了,来...

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

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

做为一个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就是佛教讲的...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

穷小鬼与富大鬼

有个小鬼,是个新鬼,穷得叮当响。 有个大鬼,已经做...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

为了将来的自己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

念诵这部经所得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的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