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是不是要等待因缘到了再来修行呢

宏海法师  2024/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是不是要等待因缘到了再来修行呢

问:法师您好,我是被家人拖到群里来学《文钞》的。我知道念佛要有出离之心,可是我的确生不起真实的出离之心,对于轮回和因果的道理也生不起兴趣。我是不是要等待因缘到了再来修行呢?

宏海法师答:圣法难遇,别人是主动,你是被动地就被缘到大势至菩萨的因缘中,直接就跟极乐世界建立了因缘关系,这是多大的福报啊。这可能是你过去无意中成就别人学佛,所以感应到你妈妈这样的助缘,但是你过去种的因不足,底子不结实。我告诉你,在成佛的路上,每个人一生一世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这一世只是来种个种子,结个缘。你可能是过去世已经种下种子了,你的福报还挺大,遇到了今生就能解脱的净土法门。所以,这一世你最好能让它成熟起来,瓜熟蒂落,往生极乐世界。

以你现在的情况可以选择先念佛,哪怕被动地、牵强地把它当做一个功课,每天多少多少声,或者十念法。为什么?助缘不能断。你的缘特别好,然后怎么去补这个因呢?还是要多闻思经教。哪怕你对于佛菩萨的这种慈悲情怀,自利的出离心,或者对因果和轮回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你也可以发心学教义。

佛法的修学有两种,一种是随信行,就是我们相信因果轮回,有对娑婆苦海的厌离心,投向于佛菩萨的救度加被。还有一种叫随法行,就是通过闻思经教,了解什么是佛性,什么叫真如实相,佛法到底讲的什么真理,为什么千百年来,从印度到咱们东土,这么多的帝王将相、士大夫阶层都如痴如醉,而且历代的皇帝都跟佛家有缘?

你母亲说你业障太重,我首先说一下,业障并不是贬义的,相当于说你对这一道比较生疏,中间的阻隔障碍比较多,仅此而已。至于你说要等因缘到了再来修行,我觉得很可惜。你可以先长期读诵一部经,或者持一个咒,慢慢的就会有一些宗教体验了,当你逐渐尝到法的味道,你的出离心就会生起来,你的信心也会越来越笃定。

佛门里面讲莫道老来方修道,咱们世俗都讲朝闻道夕死可矣,你有这么好的机缘,如果失之交臂,那就太可惜了。要知道,红尘白浪两茫茫,长不过爱河,深不过恨海呀。你一旦一头扎进去了,再出头就很难了。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你已经具足了,我觉得你妈真的跟菩萨一样是来度你的。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所以我建议你从讲心性的经典,比如说《心经》《金刚经》《楞严经》,去系统地了解一下,了解后,要常思维。比如你现在在听我讲,现在谁在讲,谁在听?现在不想修学佛法,等到因缘再来,那什么时候因缘能再来呢?因缘能够离开当下吗?不想学佛的这个念头是谁生起的,在哪里?佛法你如果能够弄明白,出离心呀,空性呀,现前一念呀,心地法门呀,就能够融会贯通,你学佛也就欲罢不能了。所以你还要为自己多努一把力。

你现在这个情况,属于自己做不了主,实际上确实有障碍,如同魔障来了一样,甚至想远离佛法三宝,所以换一种方式,换一个下手处,是可取的。当然我们还要请佛菩萨加被,求阿弥陀佛,求观音菩萨,特别是求观音菩萨加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表法意义

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为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

大安法师: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

问: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对那些认为做慈善会影...

恶人要如何改恶向善

问: 本人是社会上的一个恶人,如何改恶向善? 大安法...

禅宗丛林的修行律仪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

想受戒但要为家里做肉食该怎么办

问: 本人想持五戒,可是家里吃活的东西,我得去做。...

须曼那花衣随身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位大富...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只因众生有生死,佛才讲涅槃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说:以一切种智释...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老有音书头渐白,死...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

助念生西须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莲友: 今日大家参加盛会,学人来此...

【佛教词典】四药二受通余人

亦名:二受通余人、手受口受一人受已通余人、手受通余...

【佛教词典】说法听撮要

子题:十二部经、十二分教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毗尼...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

不服气的修行者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

圣严法师《超越别离的痛苦》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

三皈依时应该要这样观想

第一遍的皈依拜下去,要这么观想: 观想对十方世界十法...

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1、不嗔。如果想要长得...

新加坡人瑞许哲居士辞世 享年113岁

多年来积极从事公益活动的许哲去世了,享年113岁。 和...

风水师的话可作为依循的准则吗

原文: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

具备佛化家庭的八个条件

佛法与世法,本来分不开的。人世间事事物物,随拈一法...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诸位你的障碍是哪里...

这一生啊,就这样下去,完了

出于丛林,入于古刹,从这个禅堂出来到那个禅堂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