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

衍慈法师  2011/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恶”的反面。但自古至今,僧团内往往是龙蛇混杂,圣凡交差,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认识明辨何谓是善知识。今引用省庵大师所说的八个字,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一、邪:有人一世修行,不究自心。心归纳有三:肉团心、妄心、真心。肉团心是物质,不究竟的,妄心指分别心,不实在的,唯有真心是永恒不变的。只要我们妄念不起,不生灭的真心自然显现,所以说真正修行要在自心作:就是要究自心,所谓返妄归真是也。

若说修行,而心只会向外求,不明因果,不知缘起,为名为利,纵贪今生的安乐与享受:或求来世的福报。如此修行者,无论修多长时间,都是邪道。

二、正:心既不向外攀缘,不为名闻利养,不贪图现世五欲,又不求未来的果报,念念返照回光,做自心的工夫,以无上正等正觉的思想为标准。如是发心,方名为正。

三、真:为了上求佛道,勤修戒定慧,下化众生,发勇猛精进的菩提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为众生服务,又用无有疲倦的精神。知佛道难行,众生难度,总不退失菩提心,这个才是真实心。

四、伪:外清而内浊,始勤终退。或外表装的很清净,心内充满贪瞠痴,妄想纷飞执着计较,虽做点善事或修些善法,但都为了出风头贪图名闻或为利益出发,非是真心去做。而且虚伪的人,有罪不会去忏,有过不会去改,只作隐瞒,覆藏,这都是内浊。

五、大:心量大,愿力大。如地藏菩萨的大愿,久住在地狱里,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观音菩萨的大慈悲心量,念念为了众生,以种种神力遍游十方法界;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无有亲疏,冤亲平等。只要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还有普贤菩萨的大行,文殊菩萨的大智。众多菩萨所发的都是大道心。

六、小:大的相对是小,发小心的人?他们虽一样有修行,但只是自利不利他,成为自了汉。小乘行者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不肯返回娑婆世界度众生,续佛慧命,这名为小根小器。

七、偏:偏的心就是不圆融:不是执“有”,便是偏“空”。凡夫都是执着有的,事事有比较、计较,连修行都执着,有众生可度,有佛道可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样样事都执有相,有法所得。而二乘人执空,住在空理,连救度众生的志愿都无。如是落於空有二边便是偏。

八、圆:是圆融中道实相,即不偏空不执有以大乘菩萨的广大心,发虚空般大的愿,成虚空般大的果。虽有愿可发,佛果可成,但不会执着修与证,即无佛道可成,无众生可度,佛是我心中的佛,众生也是心中的众生,成佛道、度众生都是由心。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众生佛道,皆在我心中。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以上八个字,其中四个正、真、大、圆是要采取,要亲近的善知识,另外四个字邪、伪、小、偏是善知识的反面,不要去亲近,要远离。所以寻师访友,首先要明辨,确定是不是我要去依止学习的对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诸经如是说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 世...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

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都危险

我们在末法的时候,哪有善知识呢?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

真正的善知识

佛陀时代,有两人为莫逆之交,视对方为良师益友,以知...

看人家都没有德,其实是你自己没德

如果皈依三宝的弟子连坚定的信心都没有,对佛、对法没...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吃素的几种方式

根据个人的条件、学佛程度和决心的不同,信佛人吃素多...

无始劫造了这么多的罪业怎么办

我讲一个净土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 在《念佛法要》...

【推荐】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

业力把东西暂时借你用

《摄波罗蜜多论》云:资财无常现可见,若能任运起大悲...

【佛教词典】授决集

凡二卷。日僧圆珍着。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四册。系撰者为...

【佛教词典】兽主外道派

梵名 Pā?upata。印度教湿婆派之一。广义而言,为别于...

福增长者的出家因缘

佛陀住世时,王舍城中有位长者,名为福增,已年过百岁...

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能否往生

问: 净土法门实在稳当,但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又没...

女人比漂亮更重要的东西

1、善良 对于女人来说善良就是她的底线,自私自利心狠...

妙莲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推荐】颠倒凡夫如何得到临终的正念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

蕅益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念佛法门圆顿了义 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

佛教和中国文化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是世界人...

五百罗汉图释大全

五百罗汉图释大全...

发毒誓的果报

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

末法众生净土法门最契机

梦东禅师即莲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大师早年参禅得悟,...

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很多营养学家都说过一句饮食金句,少吃人造的,多吃天...

修行不是苦的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