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改变命运的3个要点

2011/08/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果说命运是一定的,不能改变,《易经》教人“趋吉避凶”就讲不通了。换言之,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起心动念,若是善念便增一分福,恶念便减一分福,因此,我们每天的言行造作,就会影响命运的增减。

佛教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任何力量都不能主宰我们的命运,即使天神也无法操纵我们的命运,我们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是创造自己命运的天才。

1、慈悲可以改变命运

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空无自性 ,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像小沙弥(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俗称‘小和尚’。人若想成沙弥,需受十戒。凡小孩出家,叫做沙弥。)增长福寿,就是有名的例子:

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师父,一天在禅定中知道自己疼爱的徒弟只剩七天的寿命,天一亮,师父压抑着悲伤,将小沙弥叫到跟前说:“好孩子,你有好久不曾回家看望父母了,你收拾行李回去和父母聚一聚吧!”

不知情的小沙弥虽然感觉到师父的异样,但是仍然高高兴兴地拜别了师父回家乡去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过了七天小沙弥还没有回来,虽然断了烦恼的阿罗汉,也难免为小徒弟的不幸遭遇而怅然伤感。心中正在为再也见不到徒弟而郁郁不乐时,小沙弥突然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阿罗汉大为惊讶,牵着小沙弥的手上下打量地说:“ 你怎么好好的回来了?你做了什么事吗?”

“没有呀!”小沙弥迷惑地摇头回答。

你仔细想想看,有没有看到什么?做了什么?”师父不放松地追问。

“噢!我想起来了。回家的途中,我经过一池塘,看到一群蚂蚁被困在水中,我捡了一片叶子,把它们救上了岸。”小沙弥如实的回答。

师父听了之后,马上再进入神通之中观看徒弟的命运:这个孩子不但去除了夭寿之相,并且有百岁的寿命。小沙弥的一念慈悲,不但救了蚂蚁的性命,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做福德可以改变命运

做福德(修一切善行所感得的福分)也可以转坏命为好命。有的人认为自己罪障滔天、恶贯满盈,永远无法扭转命运,其实不然。佛教认为再深重的恶业也可以减轻,好比一把盐,如果将它放入杯子之中,当然咸得无法入口。但是如果把它撒在盆子里或者大水缸中,咸味自然减淡。罪业的食盐无论如何咸涩, 只要福德因缘的清水放多了,仍然可以化咸为淡,甚至甘美可口。一块田里,虽然杂草和禾苗并生在一起,但是只要我们持以精进,慢慢除去芜杂的蔓草,等到功德的佳禾长大了,即使再多一些蔓草,也不会影响收成,因此深重的罪业可以藉着广植福德而加以改变。

3、修忏悔可以改变命运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不会再作。)也是消除业障(业障:由前生所作的种种罪恶而生今生的种种障碍。如: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增长福慧、改变命运的法门(佛所说的法,因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故称法门。)我们的衣服肮脏了,要用清水来搓洗才能洁白;身体垢秽了,也要用净水来沐浴才干净;心地染污了,要用忏悔的法水来洗涤,才能恢复清净。所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至诚恳切的忏悔能去除我们烦恼的污秽,把原本无染的清净自性心显现出来,因此佛教非常注重忏悔法门,如慈悲水忏、梁皇宝忏、天台的三忏,都是历史大德为我们敷设的方便法门。

4、结论

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做福德、修忏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实造于心,吉凶为人召。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印光大师说:“此诗于心命二义发挥周到,果能依之行,则命自我作,福自我求,造化之权,不归于天地鬼神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面对诱惑,孪生兄弟不同的命运迥异

今天这则故事,出自《人鉴》,编者为李圆净。李圆净(...

把握现在的因缘去创造来生

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命的概念,它不像一...

早一点认命,才可能早一点上路

我们讲到十二因缘,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

培植善念-童子改命

袁尚宝的朋友养了一位童子,非常清秀,而且十分机警。...

主导生命的两个力量

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这...

【推荐】卖贫、卖贱、卖短命

阿槃提国有一个大富长者,资财很多,而他家里有一个老...

选择不同,命运就跟着不同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真正的福报是自然而然的

莲师说我们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

生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人与人打交道,免不了碰上不对脾气的人,于是便出现其...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什么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问: 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答: 世俗谛,...

【佛教词典】耆婆天

意为命天,即长命之天。此天为帝释天左右之侍卫。西域...

【佛教词典】尘说

(术语)以普贤之耳闻之,则至草木国土一微尘,悉常恒...

坦荡面对挫折,从容迎接失败

从记事开始。我们便在得意与失意之间生活。 求学时,...

两位夫妻的两种结果

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先生的职业是相同的,都为领导开...

念佛放光明的道昂法师

念佛放光明 道昂法师,唐朝魏郡人。法师风神清沏,对佛...

星云大师:将来要做什么

青少年的时候,同参道友三五成群经常讨论著:「将来要...

妄想是心里的影子

有的人怕生死,有的人怕进禅堂,修行办道也怕辛苦又怎...

虚云和尚法汇开示

宣统三年在上海静安寺成立佛教总会 今承众位居士邀请...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

指责别人时,要先承担三倍责任

一位后生到寺庙里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颇有感慨...

这样的学佛思路对不对,能真的幸福吗?

问: 我的母亲接触佛法后,大事小事忙不停,把自己搞...

凡夫到底能不能看见佛

问: 虽然我信佛多年,但是佛门的知识还是懂得很少,...

依于业力而活着

在世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在...

你的人生很多时候是浪费在闲扯淡上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