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死之药》

圣严法师  2010/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这个偈子,是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的价值,善用生命,生命的价值便能成为永恒。

现代的台湾,流行着一句话:“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是放逸颓废不负责任的观念。

“甘露”是印度的梵文,中文叫做不死药。“戒为甘露道”是说:持戒是生路,能使人真正不死;死的是肉身,精神的生命、功德的生命不会死亡,可以带到永远的未来,持续地成长,直到成佛为止。

不放逸等于持戒,有益于众人的事必须做,有益于众人的话必须说;有害于众人的事不要做,有害于众人的话不要讲,这样的话,可使自己身心平衡,长保健康。“放逸”是恣意放荡,行为不检,狂赌、滥嫖、酗酒、日夜狂欢、男女行为不节制、饮食无节度、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损人害已…。这种人易招致短命早死的横祸,而且可能死得很惨痛。

“贪”是贪得无厌,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快活、物质享受更多些。贪欲之苦,如饮海水止渴,越饮越渴,所以贪的作用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贪不到就会瞠,贪与瞠是一体的两面,有贪有瞠,便有无尽的烦恼跟着发生,如果没有要贪要瞠的人、事、物,一切烦恼便无从生起,自然得到平安。

“死”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因放逸而自掘坟墓,走上死路,另一种是精神生命的腐朽或消失。精勤努力,为众人作奉献,永远活在众人的心中,活在文化历史中。就佛法来说,佛教徒藉着佛法的指导,若以无私无我的立场和观点持戒修善行,能够成为福智圆满的佛陀。若以有我的果报观点,持戒修善行,则能得享安乐的福报。

死或不死,并不单指肉体的生命,也包括精神的、功德的生命。持戒不但能使我们现生健康长寿,也使无形的生命不断延续。相反地,放逸只会使这两种生命提早毁灭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幸福要向何处求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几乎相同...

临终三大要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

【推荐】往生这桩事情,不要等死后再请人来助念

有一些磁带讲临终助念,当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

十里山坟,就是阎王的催命信

看了(祭奠亡人)这一幕情景,我们净土行人就得要想到...

在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电光火石措手不及

在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电光火石,措手不及。这还用...

如何确定亡者的往生去处

问: 现在社会上流传用摸温度来判断亡者的往生去处,...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升迁如何避免被嫉妒

被上司赏识、升迁,本来是件好事,却惹得同事眼红、流...

圣严法师:欲望得失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圣严法师《学佛的基础》

(一)宗教常识 在世界上,属于全球性而且历史悠久的宗...

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有一天我去法鼓山工地踏勘地形,一路上都有带刺的藤、...

【佛教词典】大船

(譬喻)以譬渡生死海。安乐集下曰:善知识者,是汝大...

【佛教词典】藏教四门

(术语)藏教俱修析空观而证偏真之理,此有四门:一有...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再来

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

往生咒也是弥陀名号内在功德的展示

问: 有位法师说,诵《阿弥陀经》后不能念《往生咒》,...

不是你去找钱,而是钱来找你

记得南师(南怀瑾)说过一句话,当你有福报时,不是你...

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

问: 如果我们在没有达到顿悟,那一刹那间的时候,突然...

梵行王的宝马

在佛陀时代,一天,佛陀向弟子们说了一段本生故事──...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接引会不会是魔所现的

请看下面。第三个疑问:宁保非魔疑。就是有人问,临命...

慧静老和尚昼夜如一的参禅功夫

坐一支香,行一支香。行啊,特别特别重要,一定要把住...

「十念法」念佛仪轨

希望诸位平常坚持十念法能够好好用功。不需要太长时间...

从有相三宝悟入自性三宝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

受持《金刚经》,前世重罪变轻贱报

读诵、抄写、宣扬《金刚经》的人,在别人轻慢你的时候...

沙弥的发心

过去,在雀离寺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长老比丘。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