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合乎因果的追求》

圣严法师  201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佛法虽然教我们不要“贪求”,但却教我们要“求愿”,如此一来,个人不会失去奋斗的目标,社会也才有继续进步的动力。

“求愿”就是许愿、发愿,愿自己朝著某个方向走,或是完成某件事。例如,佛教的“四弘誓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无论是要度无边的众生、断无尽的烦恼,或是要学无量的法门,都是一种为众生无止尽学习的愿心和愿力。因此,求愿是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持续不断地学习,并且要求自己种福、培福、多付出,也让自己更进步。

而“贪求”则是无止尽的欲求,无论看见别人拥有什么,自己都想拥有。例如,看见别人有一栋房子,就兴起想要拥有一栋房子的念头;如果别人拥有一辆进口车,则又转念想要拥有一轮进口车。无论该不该要、能不能要、需不需要,凡是自己想要的,就要得到手。所以,贪求并没有什么道理,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求,是不切实际的。

有些人利欲熏心,为了贪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走旁门左道,结果往往因而倒大楣。例如,金光党就是专门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弱点,引诱人上当,来达成诈财的目的。此外,有些人虽不向人求,却转而向鬼神、佛菩萨求。例如到庙里许愿,等自己真的发财了,再回到庙里还愿,为神明“安金身”。不过,这种短暂利益的交换,只是一种贿赂神明的手段罢了。

就像在人世间有行贿、受贿的人,在鬼神界也有受贿的鬼神,但是,佛菩萨或是正派的神明是绝对不会受贿的。会受贿的鬼神就像人世间的贪官、污吏一样,虽然能暂时满足你的需求,好像真的有点效果,但一时的利益总是像肥皂泡一样虚幻,很快就消失了,换来的却是无法自主的未来。即使是“点石成金”的法术,事实上也只是一种障眼法,如果被点的东西本来就是一块石头,将来还会是一块石头。而神明或佛菩萨真的应许了你的愿望,也只是暂时预支自己的福报,以后还是要偿还的。

因此,非分的贪求一定会带来痛苦。即使求到了,也像是举债借来的,借的愈多,将来要还的就愈多,现在的快乐就是将来的苦果。所以,如果不好好地努力培福、奉献,罪过是 大的,将来要承受的因果责任难以想像,也许来世做牛做马都还不起。

其实,人如果想求福报就要先努力培福,如果不培福,而光是享福,就等于是欠债,就像他人借款一样。所以,一个人该拥有多少就拥有多少,没有人能够平白无故地赚到钱、得到富贵。如果真能不劳而获,将来可能还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站在佛法的立场,一般人求学、求职、求富贵都是应该的,但我们的追求应该要合理,而且要付出自己的努力作为代价。其次,要明白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关系是并行的,我们如果要求福,就要先培福;要享受权利,就要先尽义务,这就是因果。只有合乎因果道理的追求,才是最好、最可靠的,否则就是贪求,即使勉强得到了,祸患也会跟著来。

所以,我们要用“求愿”的方法,为达成目标而努力奉献,切勿用“贪求”、迷信的方法,否则会得不偿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冤冤相报何时了

过去有个男子娶了两位太太:大太太膝下无子,小太太则...

从不好的果报中推出前因

我们看一个人,他今生的果,就要推出他往世的因,这是...

佛陀背痛的因缘

一天,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

志公禅师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

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志公禅师,住在金陵,有一天他离开...

远离杀生,能令你恶的果报消失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

因果究竟是同时还是不同时

这里,讲到两个观念:因果不同时跟因果同时。 第一、我...

【推荐】是业报现前还是冤魂报复

故事发生在1965年,内蒙古黄羊滩地区的村里有一户范姓...

一生做好人,为什么婚姻还是不幸福

问: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我一生做好人,婚姻还是...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推荐】人生观的四个层次

人生观,本是哲学名词,是指对于人生抱持的看法,以及...

圣严法师《欢喜心快乐做功德》

有的人会疑惑,做义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让人得到什...

圣严法师:把自我的立场放下

有一天,我在上课时说:「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分...

圣严法师《众生成佛》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六十华严...

【佛教词典】出世间道用世间道为助伴

【出世间道用世间道为助伴】 p0484 瑜伽七十卷十二页云...

【佛教词典】所知障伏断位别

【所知障伏断位别】 p0743   成唯识论十卷一页云:所...

如何让爱情不成为修行的障碍

问: 请问师父如何将男女的小爱、贪爱与成佛路上修行的...

惟贤长老《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的定义 现实的定义:顾名思义,现,就是现在...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

【佛学漫画】根本业

不二问禅师父,师父,以我们修行人念经等的功德力量,...

沙弥贪恋龙宫堕龙身

昔日,有一位阿罗汉与一位沙弥师徒二人同住在山中修行...

念佛的十种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

宁生边地疑城,不去六欲天宫

唐代的道昂法师、慧光法师、寿洪法师,他们确实在修道...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

舍利弗尊者入金刚三昧

佛陀往昔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一日,舍...

念佛时妄想很多该怎么办

问: 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 明安法师答:...

佛经中的「吉祥」含义

吉祥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实不鲜见:如书信里、贺年片...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问: 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