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结恩不结怨

圣严法师  2011/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怨恨和嫉妒都和瞋恨心有关,但两者不太一样。嫉妒是觉得一样东西本该属于我,别人不该拥有,也就是见不得别人得到好处,例如:看到别人有轿车、洋房,而自己没有,就会眼红,心生嫉妒。怨恨则是自认为所付出和所得到的回馈,有明显的不公平,例如,看到有些企业家以钱赚钱,转眼间就赚进大把钞票,甚至不必努力,就有源源不绝的财富进来,但自己辛苦卖命工作,却发不了财。有些人会对这种现象感到愤愤不平,觉得自己很委屈,怨恨心便由此产生。

所以,怨恨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的现象,认为这个世界,或是某件事、某个特定对象,对自己很不公平。例如,有些人认为老天爷对自己特别不公平:明明没有做坏事,为什么单单自己受苦?为什么不幸的事发生在自己家里,而不是发生在别人家里?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坏人反而逍遥法外,难道真的是老天瞎了眼吗?有这种怨言的人,总认为政府制度、社会环境、亲戚朋友等,都和自己唱反调,好象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这种不平衡的心态,就是怨恨产生的原因,也会造成自身的痛苦与不幸。

有人认为「情到深处无怨尤」,关系亲密的人理应相亲相爱,不至于互相怨恨。可是从现实生活看来,亲人间的接触愈频繁,产生的利害冲突与感情矛盾就愈多,如果不懂得化解之道,怨恨就会愈积愈深。有时候对外人产生怨恨的机会比较少,反而是对关系亲密的家族、亲人,怨恨比较多。例如,大多数的母亲都是以平等心对待自己的小孩,可是只要对这个稍微好一点,另外一个就会吃味,觉得没有得到应得的照顾,认为父母不公平,当孩子心理不平衡时,就会产生怨恨。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有些人不也昵称自己的情人为「小冤家」吗?这种「欢喜冤家」的聚合,正说明了怨恨与恩爱之间,是纠缠不清、暧昧模糊的。这一生和我们相聚的人,彼此之间做亲家也好,做冤家也罢,都是有恩有怨,不容易分别清楚,但是大体说来,通常是结怨的比较多,结恩的比较少,所以下辈子还会继续来做彼此的亲人或冤家。

西方有句谚语说:「当你怨恨一个人的时候,你就成了他的奴隶。」人与人相处,当然最好能结恩不结怨。结恩不结怨的家庭、团体、社会,一定都能相处和谐、生活愉快,否则,只记怨而不记恩,彼此相处不会愉快,而变成一种折磨。

所以,在面对任何人、事状况时,心中只有包容,没有敌人,只有慈悲,没有怨恨,内心平安宁静,就能达到自安而安人的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两位诤友

【原文】 予初出家时,皋亭茶汤寺老僧,以诞日延予斋。...

婚葬要置办杀生酒席,学佛人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个农村人,村里的习俗,婚葬要置办酒席,杀...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

真正的贤人君子,不设机心城府

真正的贤人君子一定会真诚待人,不用机心,不设城府。...

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

他讲话伤害我,其实他是无心的

我们如果不用本性修行,老实说,要修行很困难!在家人...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抱怨

抱怨已然成了一些人聊天的主要内容,恶劣的天气、越来...

沟通和态度必不可缺

一位还不到退休年纪的资深医生,因为医术非常高明,吸...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虚心接受别人的责骂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意思是说,善良...

圣严法师《发挥自己的生命力》

般我们从学校毕了业,往往能考虑的就是就业和婚姻两个...

圣严法师:身心自在

诸位台大医院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身心自...

圣严法师《冤家路窄》

「怨憎会苦」是佛所说的人生八种苦之一,意思就是冤家...

【佛教词典】覆墓

于尸体安葬后第三日之扫墓,称为覆墓。释氏要览卷下(...

【佛教词典】生死

【生死】 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

趁年轻时赶快修行

莲花生大士云:趁年轻的时候努力的修持是极为重要的!...

怎样避免罪业的增长强大

贯通三世,强者先牵 前面是讲到业力的生起,这以下讲到...

阿弥陀佛就在我们身边

在几年的学佛修行路上,我曾经见闻过一些身边念佛人的...

修缮宝塔的功德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当时的舍卫城里有一位财富与多...

生活在别人的口中,这样的人多没智慧

我们学《地藏经》就知道,佛菩萨都是在利益众生,而凡...

在家学佛男众女众的模范人物

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众的主持...

有修行跟没修行的人,差别在哪里呢

持戒也是一样,你经常忆念你的戒体。因此当你受完戒之...

老一辈的出家人,都是任劳任怨

培福很重要,所以在沙弥、净人阶段,其实就是累活重活...

宏海法师:蕅益大师法语

(第一讲) 阿弥陀佛!各位实修群里面的诸位法师慈悲,...

《观无量寿佛经》大意

净土三经的高下 一提到声震东方佛土的净土宗,我们马...

一盘青菜的味道

如果你被问到: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吃到美味的食物了?你...

杀生业报因果实录

序 「因果报应」是中国社会里所熟悉的观念,每遇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