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

星云大师  2012/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赚钱不但能解决生活许多问题,而且可以造福社会人群;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懂得做人处事,将来可以成功立业。同样的,「般若」对我们有什么妙用呢?「般若」就是智慧,而且妙用很多。

梁启超先生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是理性的宗教,佛法是智慧的学问,而般若则是佛法的双眼,因此菩萨行六度波罗蜜,以般若为首,如《大智度论》云:「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世间法因般若才能成为出世法。

因此,「布施无般若,为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在;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万行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

今就「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提出四点看法:

第一、可以正信真理

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就是力量,但是信错了就很危险。

般若能让我们正信真理,认识真理的条件,因而选择正确的信仰。例如:

一、正信有历史考据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历史上记载,有生养他的父母、国家,以及他的修行经过,在时、地、物上都可以考据的,他是真实的佛陀。

二、正信有般若智慧的:佛陀有能力帮助众生度一切苦厄。佛陀曾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我如善导,导人善路,汝之不行,非导过也。」是真正有能力可以为众生消灾免难的。

三、正信有慈悲道德的:佛陀不仅有能力,真实存在,他所宣说的教法、所领导的僧团,都是智慧、慈悲、道德,善行美名,普传十方。

有般若就能明白真理的「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因果性、缘起性、永恒性」。比方说,佛教讲「有生有死」、「有业有报」,这是亘古亘今不变的真理。

四、正信有净化人心的:有很多外道,常以主宰人间祸福,降灾招殃来控制信徒,而正信的佛教则主张「命运」是操在自己手中。

有般若就能懂得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印证真理。

第二、可以体证般若

古人说:「若人识得般若性,春花秋月大地春。」又说:「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宇宙世间森罗万象都是从我们自性的般若里面所显现的。

究竟什么是般若?什么不是般若?只要能令众生开悟,一切都是般若,譬如佛陀教周利槃陀伽拂尘扫垢,周利槃陀伽因而开悟,则扫地作务皆是般若;不能令众生觉悟,则一切都不是般若,例如:讲者谆谆,听者藐藐,则般若又有何用?

有一个老婆婆,每天一大早都到寺院拜佛,有一次礼完佛,经过寺院的丹墀时,不小心踩到一团东西,吱的一声,象是青蛙的叫声,心想:「我是来拜佛求功德的,怎么不小心杀生了!」回家以后,一直懊恼忏悔。于是回到寺院,请法师为青蛙诵经超度。法师一听,就带著老婆婆到丹墀一看,原来不是青蛙,而是一条被踩烂的茄子,一时之间,老太婆心中的阴影、罪业、不安都消失了。

般若的功用就是要我们去认清事情的真相,不要为假相迷惑而患得患失!

第三、可以明白价值

般若有什么用?有般若就可以明白人生的价值。般若的价值非语言文字可以道尽,诗云:「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同样的衣食住行,有了般若,价值就不一样。比方说,穿衣,不一定要绫罗绸缎,淡雅朴素的粗布衣单,更能展现非凡的气质;饮食,不一定要山珍海味、满汉全席,清淡的白水菜根,青蔬黄果,细细咀嚼,更甚于珍馐美味;居住,非得洋房别墅,在国民公寓里,更能增加联谊,体会人我关系处,一花一叶一如来。

现代人出门,往来交通,大多以汽车代步,反而使身体机能退化,有了般若就不一样,安步以当车,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更能多留一份闲情给自己。

现实的人生,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忙碌,但到头来却又不知为何辛苦为何忙。有了般若,忙,有忙的意义;奉献,有奉献的价值,人生就不一样了。

因此,般若的价值妙用,在于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净化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人生的境界。

举喻而言:般若如「桥梁」、「舟船」,能运载一切众生到达彼岸;般若如「锋刃」,能斩断一切烦恼业识;般若如「光」,得以照破众生累劫以来的无明陋习;般若如「眼目」,是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源;般若如「慈母」,诸佛菩萨、二乘行人、人间行者,莫不由般若而证悟真理,故又称为「三世诸佛之母」。

第四、可以生活自在

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所证悟的就是般若;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就是相应的般若;禅宗五祖弘忍为惠能说法,当下明心见性,亦是般若;提婆求见龙树菩萨,投针于满钵水,所契入的亦是般若。

何以般若能有这样的妙用呢?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象」。在般若大智慧里面,时空统一了,差别对待销融了,人我距离消失了,世间的学问知识转换为出世间的真理,执著的情感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意不为苦乐所动,止恶向善的力量也增强了。

因此,人生有般若,就能生活自在,纵使遭遇再多的灾难、难堪,都能在一念间逢乐不喜,遇苦不忧。善用般若思想,哭婆变笑婆,一个转念,苦难的人生就会成为般若的人生。用般若待人,你大我小,你有我无,没有计较的必要。用般若生活,能有能无,能大能小,能前能后,能多能少。用般若做事,插花,花姿意境不一样;煮菜,菜香的味道不一样;说话,谈吐的风格不一样。有了般若,心境一转,海阔天空,人生何其快乐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以金刚慧断烦恼

今天接着讲《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四祖道信大师说:...

人生因选择而精彩

有人说,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选择组成。的确,我们每...

一只眼睛看到的风景,也可以很美丽

有时候,一只眼睛看到的风景,也可以很美丽。在法国南...

曾国藩的人生五箴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兹盖古人学成之年,而吾碌碌尚...

胆欲大而心欲小

【原文】 古人有言:胆欲大而心欲小。胆大者,谓其有担...

人生中需要放下的八样东西

1、放下压力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心灵的...

如何从错误中汲取经验

丰子恺有次画了一幅《牵羊》,画一个人用两根绳子各牵...

水喻成功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决定...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跌倒也可以获取成功

有个渔王非常苦恼,就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一般...

怎样做个受人尊敬的善人

我们都希望自己作一个受人尊敬的善人。作一个善人,要...

星云大师《为历代宗亲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向您诉说我对历代宗亲的感恩与...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佛教词典】十回向

(名数)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谓之回向:一救护一切...

【佛教词典】波怛啰宾荼波辰迦

(术语)Pātrapi??apātika,译曰一揣食。见饰宗记五...

如何拥有健康的身体

讲《药师经》的目的,就是要教大家怎样拥有健康的身体...

最逍遥的人生

人若学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才能过着逍遥又自在的人...

临终听到地藏菩萨的圣号,就能永不堕三涂

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这世界...

「烧头香」与「撞头钟」的宗教内涵

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的年味。每到农历正月初一,...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

工作很忙,如何定早晚课

问: 弟子在医院工作,很忙。请开示:如何定早晚课? ...

星云大师《向阿弥陀佛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每天来到您的座前,以极为恭敬虔...

道歉的五种语言

表达歉意时说对不起! 道歉的第一种语言是最直接地表...

大安法师:胸怀越大,福报越大,智慧越大

一个人他的福报的大小、智慧的浅深,就看他的胸怀。胸...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

一、起床 作为佛教的居士,我们应该怎么起床呢?起床的...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在寺院过堂的居士都会看到,吃饭前大众要唱《供养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