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瞋恚的六种过患

星云大师  2018/06/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瞋恚的六种过患

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佛教里,把瞋恨心比喻成火,瞋恨之火能烧功德之林;瞋恨也如同刀和剑,能伤害我们的慧命。在《法苑珠林》里,记载瞋恚的过患有六点:

第一、因瞋恚而失善法:《佛遗教经》说:‘瞋恨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生后世,人不喜见。’本来做好事,是善法,但因怀着瞋恨心,就不是善法了。例如布施是好事,但是如果不欢喜的说:‘给你,拿去!’,如此‘不食嗟来食’的态度,让布施的功德一下子就丧失了。

第二、因瞋恚而堕恶道:瞋心之害过于猛火,如提婆达多虽然也很认真修道,不过他太沽名钓誉,嫉妒佛陀的威德,对佛陀怀着不平、瞋恨之心,甚至不择一切手段要陷害佛陀,因此犯了五逆重罪,招感堕入地狱之苦果。

第三、因瞋恚而造恶口:当瞋恨心生起时,我们往往忘记自己的修养,也不顾自己的风度,如汽车抛锚了,大骂汽车气死人;咒骂车船误时,怨怪饭菜不合口味;对自己所爱的亲戚朋友反言相讥,甚至把看病救命的医师也都告到法院去;可见我们内心一有气愤,首先犯下的就是口业。

第四、因瞋恨而丧法乐:瞋恨之心令我们丧失理智,如过去有一个高中男孩,期待在他毕业典礼那天,能收到父亲给他的毕业礼物一辆新车,但是回到家,只见父亲手里拿着一本圣经,这男孩怒气充塞心中,二话不说掉头就走。离家三十年,直到父亲的丧礼才回来,他赫然发现父亲所有的爱心包括购车的支票,就夹在圣经里面,青年后悔万分,却已无补于事。一念瞋恨心,义理人情都不顾,当然更享受不到那份美好喜乐了。

第五、因瞋恨而窃善心:有道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平时相爱的夫妻,一旦生气的时候,反目成仇,恨不得他早一点死。当一个人瞋恨心生起时,他就没有了世界,没有了朋友,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自己。所以瞋恨就像盗贼一样,会窃取善心,让我们失去一切。

第六、因瞋恨而遭祸患:今天的社会,有时候会因为你用不好的眼色看人一眼,别人就会捅你一刀,给你一拳。也会因为瞋恨,随便骂别人几句,而引来报复等各种祸患。

古德云:‘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瞋心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如果想要消灭内心瞋恨的火焰,必须用慈悲的法水让它柔软,否则只有让瞋恨之火烧身,让瞋恨之气压榨。瞋恚的过患有六:

第一、因瞋恚而失善法。

第二、因瞋恚而堕恶道。

第三、因瞋恚而造恶口。

第四、因瞋恨而丧法乐。

第五、因瞋恨而窃善心。

第六、因瞋恨而遭祸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

用佛的慈悲智慧来包容别人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讲故事。这...

这才是真正的苦行

战胜烦恼困苦最胜行。我们修忍辱度又是能够战胜我们烦...

现在许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讲法出光盘,这...

何必在意小过

做人一定要学会承担,也一定要学会处之淡然。世间许多...

什么是阿修罗

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

圣严法师《谁惹谁生气》

有些人认为自己内心没有问题,却又常常生气,常常难过...

食肉十过

法苑珠林卷九十二中,记载食肉有十种过失: 一、众生...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星云法师《家中的佛像与香炉应怎样整理呢》

家中佛堂的设立,是遵照佛陀的遗教,可在家中礼佛及早...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众生最大的...

【推荐】星云大师《以智慧来代替金钱》

我做事的原则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

星云大师《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晚安! 这次佛学讲座三...

【佛教词典】么罗庾

梵语 malayū。又作么啰庾。指白檀之香料。学名 Ficus...

【佛教词典】寺内葬

谓寺院虽为三宝之住所,然尸骸葬此亦无咎失。道宣之四...

【视频】净界法师《离相要怎么修》

净界法师《离相要怎么修》

【视频】慧律法师《不知二种根本而错乱修行》

慧律法师《不知二种根本而错乱修行》

【视频】妙境法师《毕陵伽婆蹉度化牧牛女》

妙境法师《毕陵伽婆蹉度化牧牛女》

【推荐】大悲咒的世间和出世间功德

大悲咒的出世间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诸佛国 引三条理证...

唐代高僧怀玉禅师

我们有很多人虽然念佛不一定心里能够笃定,就是这种自...

心态重于环境

每天上午的同样时间,一位富翁都会乘车经过一个公园。...

如何证明人是素食动物

对于素食的另一种争论,在于人类是素食动物还是杂(肉...

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很...

人生之解析

照通常解释起来,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么?...

圣严法师《智慧100》

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胜鬘夫人的故事

胜鬘夫人,出自佛教经典《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大安法师:六道轮回就是一个大梦

庄子有一天做梦,梦到了蝴蝶栩栩如生。所以醒过来之后...

自己救自己

有一个叫通一的比丘,禅修多年,不得要领,就去请示心...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法华经》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

煲汤不放肉,也能很好喝

中国人喜欢喝汤,尤其是广东人,老火靓汤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