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众生的福报,随众生业而改变

宣化上人  2013/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众生的福报,随众生业而改变

在《法华经》里,诸佛就曾三变土田,把娑婆世界变成庄严清淨的世界;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我们看这个世界是有泥、有土;但在诸佛份上看来,都是黄金为地的地方。这是因为我们的业障障着我们,虽然是黄金为地,我们也看不见;我们看到的,就是泥土的世界。

佛住世的时候,人所喝的水,都比我们现在的牛奶有营养。佛入涅槃一百多年后,有位阿育王供养一些大阿罗汉牛奶;他告诉这些证果的阿罗汉说:「你们各位上座喝牛奶的时候,要少喝一点,喝多了会不消化。」

阿罗汉说:「这种牛奶还有什么不消化的?你真是不懂!佛住世的时候,人喝的水都比现在的牛奶营养;现在佛入涅槃一百多年了,这牛奶就连佛住世时的水都不如!还说吃多了不行,有什么不行的?」

阿育王就说:「你能不能把佛住世时的水给我一点喝,让我尝一尝,好和现在的牛奶比一比。可以吗?」

大阿罗说:「可以的。」

因为他们能把时间来回搬,把过去移到现在,把未来也移到现在;又能把未来做为过去,过去做为未来。大阿罗汉就把佛住世时的水搬回来一点给阿育王喝;阿育王一喝,果然是比牛奶的味道好。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就是说佛住世的时候,众生福报大,所吃的东西都好吃,营养份也好;现在去佛时间久了,众生的福报薄了,所以一切的东西都没有佛住世时那么好了。

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每到吃饭的时间,隔着一个部落,就能闻到米饭或面的那股香味,那香味不知有多香!不要说没吃饭,就是吃饱了饭,闻到那股香味,还会想要吃,因为它太香了。

现在的饭和面,味道都没那么好了;这是因为现在众生福报薄了,所以东西的味道也都不那么香了。这都是随众生的业而改变的。

还有古来的人种地,不像现在这么忙得不得了。现在种田有机器了,用机器种田又省力,打谷又打得多,就以为是不得了了。但是在古时候,种一次的谷就可以收七次的粮;你把它割了,它又会自己长出来。又生谷,又打粮,可以收成七次那么多。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的众生有那么大的福报,所以就有那么大的感应;现在福报没有了,所以也就没有感应了。我们自己还不知道惭愧,还觉得用机器作工很好;机器作工又怎么样?把人都饿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

身处逆境巧作福田

处在逆境的时候也能够种植福田。这怎么种植呢?那我们...

宽运法师:布施的方法

如何布施 布施时若有受施的人相,便会有拣择,有分别...

福报很大,要是不守章法,也会回到业障深重

知一切法当体即空,非灭故空,不必等到它消失。这个空...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 偷人之物,...

少年东来忍辱得福

东来老家的邻居成哥,是他五服(谓高祖父、曾祖父、祖...

只有福业相等的人才能成为夫妻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完美的另一半,而能否获得美好的伴侣...

【推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不是咒语不灵 而是你不守规矩

一、没有功德却要持咒支配护法,只有增加自己的罪业 《...

不念佛没生病,念佛后反而念出病来

无论修禅、念佛、诵经,或者持咒,修哪一门都要认真去...

宣化上人:回光返照

什么叫回光返照?回光返照就是什么事情都要问自己。好...

你能瞒得了人,但瞒不了佛菩萨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

【佛教词典】摩夷

(术语)Māt?ka,论藏四名之一。译曰行母,本母。论藏...

【佛教词典】金光明经疏

全一卷。隋代吉藏(549~623)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

仁清法师:佛教并不主张「福荫子孙」

佛教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因缘果报,毫厘不爽,因...

星云大师《朝山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钟声划破寂静的天空,木鱼和着梵唱...

【推荐】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我们常说要福慧双修,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经过...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

给人类肉类工业的十大传票

传票一:破坏雨林的帮凶。 雨林是一条3000英里宽的绿带...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

末法时期修念佛还是参禅

问: 现在末法时期,是修念佛法门比较好,还是参禅比...

瞻礼供养地藏像的感应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

如何用佛法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问: 请问师父,如何在家庭里的夫妻之间,丈夫与妻子...

慧律法师:学佛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有长远心: 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

「带业往生」是否应该说为「伏业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