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念佛如同打电话

宣化上人  2011/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念真诚念念通 默默感应默默中 直至山穷水尽处 逍遥法界任西东

刚才所说偈颂,大家能不能了悟其中的真义?第一个‘念’字是心中所发出的念,第二个‘念’是从口中发出的,有之于心而形之于口。若只存有第二个念──口念的‘念’,便不能算是真诚的念了,所以念佛或念菩萨,心、口都要真诚。我们要念到心口合一,一而无二,不可随便地念,也不可散乱地念,又不可以夹杂其他的妄想而念,如能做到这几点,便可以称为‘真诚’了。

有真诚的意念,就一定会有所感应。这感应是什么?就是凡夫的心与佛菩萨的光相通,所谓‘光光相照,孔孔相通’。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应呢?譬如打电话,号码打通了,对方一声:‘喂!’于是便可以畅所欲言,互相有了连络。念菩萨也好像拨电话,到时菩萨也会问你:‘善男子(善女人),你想求些什么呢?’于是你便可以有求必应了。

假若没有诚心,譬如五个字的号码,你只拨了三个便住手,那又怎能把电话打通?念菩萨也是这样。假如你念一会儿又不念,缺乏诚意,那是一定不会通的。这种光光相照的感应,是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感觉到的;譬如打电话,也只有拿起听筒收听的人,才能清楚对方的话,凡夫肉眼是无法看到声波的去来,所以说:‘默默感应默默中’。

‘山穷水尽’是‘百尺竿头重进步,撒手天空另有天’的境界;念至山穷水尽时,简直是念而不念,打成一团,念成一片了,那时便可以‘逍遥法界任西东’。假若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便可以应念而往;要想倒驾慈航,回来广度众生,也可应念而回到极乐世界之东的娑婆世界,乃至一切法界,也无不可以应念而往,所以说:‘任西东’,所谓‘一如意一切如意,一自在一切自在’了。

因此我们学佛,处处要真诚,不然便是虚伪,虚伪便会‘开空花,不结果’,所以学佛切记不要自己骗自己。其次,古人也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们不可有依赖心,应知感应是自己所招,并非从外得来的。

有人说:‘念佛得生净土,是仗佛力所接引。’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也可以说是不对,为什么?因为接引之说只是对机而言。而贪念的众生,都是希望能用力少而收效大,就如放高利贷,放出的少而收入的多,所以圣人随机应变,说出了佛力接引的话,目的是叫一切众生努力去念。

其实他们念佛菩萨的名号而能往生净土,也是全凭自己的力量,为什么?想想念佛是佛替你念的吗?念菩萨的这一念是菩萨生的吗?如果不是,又岂能说是仗他力?譬如佛菩萨放光加被你,这也是你自己念佛或菩萨的功德所感。再拿打电话作一个例子,如果你自己不打电话,又有谁来接你的电话呢?所以念佛也是这个道理。这种希望仗佛力的接引而能生净土的心,其实就是贪心,就是依赖,是要不得的;我们修行要仗自力,打起精神,鼓起勇气,勇猛精进,应知果报并不是人家能够赐与的,所以念佛也可以说不是仗佛力所接引的。

古人又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我们学佛的人,也要挺起胸膛这样说:‘佛陀本无种,众生当自强。’假如不是这样,整日依赖佛力接引,犹如富家子弟依赖父兄遗业,终会把自己害了,大家猛醒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如何念佛才能算深信切愿

问: 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和种种牵挂的影响下,我...

相信了弥陀的功德,才能把名号执持住

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他才会去执持啊!执就是...

大安法师谈母亲念佛及往生

2008年9月18日下午四时许,一位83岁高寿的优婆夷在东...

临终助念应以何心态来念佛

问: 在为临终人助念过程中,应当持什么样的心态念佛...

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

问: 用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 大安法师答:...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

念佛功夫成片如何界定

这个功夫成片首先是来自于禅宗参禅的一个术语。就是他...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原文】 问曰:想即无想,谨闻之矣!然《方等经》中,...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宣化上人:六根互用念观音

念观世音菩萨,不但口念得清清楚楚,而心里也记得清清...

生死自由的六大宗旨

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不知道在做什么,糊里胡涂...

宣化上人:戒律的根本

戒律根本只有一个,就是不自私,人要是有自私心,就会...

宣化上人:对三宝不要有贡高我慢

在佛教里,在家人对出家人要恭敬,不可目空一切,瞧不...

【佛教词典】出尘

出离尘俗。即出离烦恼之尘垢。引申为出家之意。同义之...

【佛教词典】解脱耳

(杂语)以耳闻法,遂得解脱。耳为解脱之门,故曰解脱...

你认为很冤枉的事,其实没有半点不公平

我们在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前,需要大家发心,...

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则生命的历史将不断重演

你可能内观以后开始修一心即假观了,就开始历事炼心,...

示华权师病中法语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

父母恩 你报了吗

有一位轻生者被寺里的一位僧人救起后,仍然坚定地说:...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

专访净旻法师:出家人,大丈夫

刀剃下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投入到大觉法王的怀抱...

国王与树神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骄傲的国王。他要为他自己建造一...

开悟的十个标准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

善恶会影响寿命的长短

古语道:善恶一念间,境界全不同。善恶不仅属于道德范...

菩萨为何不应住色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为什么讲忍辱,一...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有位喜欢收藏古玩的中年居士说:以前喜欢古玩,碰到看...

念佛是念六字还是四字,怎样计数方便

问: 念佛是念六字佛号还是四字佛号,怎样计数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