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四摄法

宣化上人  2011/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浅言之,善知识就是有智慧的人,恶知识就是愚痴的人。善知识有正知正见,恶知识有邪知邪见。合乎佛法就是正知正见,不合乎佛法就是邪知邪见。善知识依照佛法修行,恶知识依照魔法修行,善恶的关键在这个地方来分别。

善知识用“四摄法”来教化人。何谓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法容易和众生打成一片,令众生对于佛法发生兴趣,深信佛法。

(一)布施:要想令人相信佛法,必须布施财和法给他,令他对你发生好感。

(二)爱语:就是不违背人情,不违背佛法,说些慈爱的话。

(三)利行:随起身口意行,令众生各沾法益。

(四)同事:对于应度的众生,与他做同样的工作。

这四种法,是联络感情的方法。你能言行一致,大公无私,以身作则,见义勇为。众生自然相信你所说的话,也就相信佛法是度生死海的宝筏。

你们来到这里听经研究佛法,都是有大知识的人。要知道菩提自性本是清净的。本来清净,就是一法不立,一尘不染,不加造作,本来现前,本来具足。这个菩提自性,也就是佛性。这一点,各位要特别注意!

每个人的佛性和诸佛是一样,没有什么分别。不过,我们太愚痴,被无明妄想所覆盖,所以佛性不现前。若能用智慧来处理一切事情,佛性现前,那就是善知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咒自己》

有位先生在事业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他问我怎...

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人常问如何修行,要用哪个法门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一、 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

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我们现在有的人,你不要认为你家里的条件有多好,又有...

战胜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

佛法的修行,要有这九种心

一、信心,要信三宝、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议。 二、因...

即使没有钱,有智慧的人也能修到福德

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没有财富,也能作福,修到福...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宣化上人:平时念佛得善终

如果你单想要临命终的时候才念佛、才生善心,那是很不...

宣化上人:「佛」字的解释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佛,说我信佛教、我学佛法,究竟这...

宣化上人:地狱五条根

人贪著色声香味触五欲之境,即财色名食睡;此为地狱五...

宣化上人:佛教徒不要迷信

我们人要知道,我们供香、供花,供养诸佛菩萨,诸佛菩...

【佛教词典】梵网六十二见经

全一卷。又作梵网经、六十二见经。三国吴·支谦译于黄...

【佛教词典】一乘圆宗

(流派)天台宗之美称。以彼宗弘宣一乘圆顿之妙义也。...

印光大师法语撷录

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

八载寒窗读楞严,超度冤亲径升天

宣统二年,(一九一0年)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嘉兴寺...

弘一大师自述出家的因缘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与茅静远居士书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

净土法门与诸宗之圆通

学习净土法门的义趣 二十多年来,学教、学戒,讲学、做...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

星云大师《得失心》

得失之间,是欢喜?是悲伤?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日前...

灵隐寺腊八粥的熬制秘方,在家也能做

准备食材 主料:糯米150g、粳米50g、蜜枣10粒、白芸豆...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二龟听法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的故事呢,我们又挪步到这块...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