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来生的三个愿望

证严法师  2013/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来生的三个愿望

美国有一位非常博学多闻的学者,在八十多岁时,慨叹宇宙之间有无穷尽的道理,尽管他以数十年的时间从事研究工作,仍然觉得所学不周;而最遗憾的是他还不能透彻生命的奥秘。他说了一句话:「如果能有来生,我只求三个愿望──一是年轻,二是健康,三是贫穷。」

年轻与健康是人人企求的,为什么这位学者还求贫穷呢?当然有他的道理。求年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时间。人的身体和精神总是受到岁月的磨损而衰弱,人过了中年以后,就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体力弱、脑力差。年轻时有着无穷的希望及冲劲,也有长久的时间来完成心愿,所以,人到了年老时才知道年轻的宝贵,总希望自己年轻一点,能够有较长久的人生。

第二项是健康。一个人即使年轻,如果身体不健康,则智慧、脑力也无法充足。人一定要善加调节日常生活,不论是睡眠或食量都要有适度的调节,有好的身体就有饱满的精神,才可以发挥人生的智慧效用。佛陀说:「诸苦患中,病苦为最。」病比老更痛苦、比死更难过,所以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接着,他所求的就是贫穷。这一点使我们感到非常困惑,每个人都要求事事如意、生活富有,为什么这位学者却要求贫穷呢?原来富有的人生容易使人丧失斗志。有很多成功的学者、伟大的人物,都是在贫穷、困苦的环境中产生斗志而有所成就的。例如释迦牟尼佛,他虽然生活在富有的环境中,但是为了完成道业、透彻宇宙的道理,他毅然舍弃荣华富贵的享受,自愿择取常人无法忍受的贫穷──苦行生活。

德雷莎修女的三戒律

不只是这位学者,就是其他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也有同样的情形。譬如近代的德雷莎修女,她可谓是天主教的光荣,我个人也非常敬仰。她只是一位修女,为什么能够得到国际人士的称赞、敬重?那是因为她真正守持天主教的三条教戒──贞洁、奉献与守贫。贞洁方面,她也一样舍弃了小家庭,出家走入修道院,保持身心的贞洁,这就是他们的规戒。

其次是奉献。我常说,真正的修行人是没有自我的,佛陀就是为了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德雷莎修女也是为人类而奉献,她把心献给天主、人民,并且走入最艰苦、最困顿的地方,在贫病饥饿的处所,献出她的心力,救济那些穷苦的众生,这就是救贫。

三者守贫,因为身边一无所有,所以她的心一无挂碍。没有事业的牵绊,没有物质的累积,我们的心灵自然没有挂碍。这就是圣者所持有的规戒,也是学者所追求的境界。

看到他们如此致力于入世的志业,我们更应以出世者的精神,坚强而超脱,抱持着只要有一口气存在,就贡献一分力量;一天能够行动,就做一天志业的信念,绝对不可有逃避的心态,要生活在贫而乐道的境况中。孔子称赞颜渊,就是因为他能够安贫乐道。

所以,有智慧的人并不要求财富,也不求享受。他勇于接受各种磨练的环境,因为有磨练的环境才能升华人格。铁块一旦丢入洪炉里,就会被熔化,但光在洪炉里烧熔,仍然无法成器,必须再经过几番锤炼,才能够造就各式各样的器具。所以要成就精纯的人生,除了接受一番磨练,还要再经过无数次的挫折打击,才能真正完成历练的过程。

我们要好好把握现在,利用环境、时间及健康的条件,除了自性的启发之外,还要赶紧发挥我们的良能,以无牵挂、无污染的感情,奉献给人类一分爱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工作最伟大,服务最神圣

英国格拉斯哥市的一家书店门口总放着一箱旧书,有一个...

趴身铺路 所求为何

「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为了使众生人人幸福快...

人欠你的,天会还你

刚刚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讲到学佛要先学吃亏,世间绝对没...

星云大师:甘愿让人利用

我个人非常平凡,只要对佛教、对大众有利的事,我都甘...

让自己的存在,成为别人的祝福

一只蜜蜂和一只黄蜂正聊天,黄蜂气恼地说:奇怪,我们...

处理和化解烦恼的方法

古代禅师提到对治烦恼时,常用断和转这两个字。我们现...

福德要在大众中修

修行要在俗世中修,福德要在大众中修,在大众中求。 俗...

一切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是究竟皈依之处

这个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比方说嫁女,不必要都去鼓...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学漫画】一代高僧悟公上人

悟公上人的一生建刹安僧,培养僧才,化导群迷,接引众...

【佛学漫画】净饭王

人生并不是带着追求荣耀的目的就可以实现完美无缺的一...

慈悲的复仇

禅海从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

老无所依的老所长

老所长是我的远房表舅。他在我家里住了些日子,准备回...

【佛教词典】如实修行

(术语)如实相而行也。初地以上之菩萨,证真如而起行...

【佛教词典】弗若多罗

梵名 Punyatāra。又作不若多罗。意译为功德华。北印度...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

星云大师《学佛要学吃亏》

一九四一年,我受具足戒时,得戒和尚若舜长老在教礼时...

菜里面有蒜,把蒜挑出来,这个菜还能吃吗

问: 在外面吃饭,菜里面有蒜,不吃蒜,把蒜挑出来,这...

宣传平等的迦旃延尊者

长青灵岩寺千佛殿罗汉的迦旃延尊者 迦旃延:旧译迦旃...

感动打猎者的狼

一辈子靠打猎为生的祖父突然决定封枪,再不打猎,原因...

摩诃迦叶度化贫妇

佛陀在舍卫国弘化之时,国王、臣民、出家比丘、比丘尼...

回归纯真的本性

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毛宝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贫困。有一...

仗佛慈力即生了脱

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

佛法,一种终极智慧

一 佛,就是觉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给予你启发和帮助的人...

静中有工夫,动中亦要有工夫

用功人,以为自己的工夫很好,能可以把得住,坐下来身...

贤者五福德因缘

一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宣说贤者五...

在家诵经而不护持寺院,已经在谤僧了

有人说,身布施的功德大,有的居士每天在寺院干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