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孝亦有道,方为孝道

2013/09/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孝亦有道,方为孝道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经常听孔子讲孝,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孝子。

有一天,他随父亲到地里耕种,一不小心把一棵瓜秧铲断了。曾参的父亲曾皙看到他的宝贝瓜苗被弄折了,拿起棍棒就打,曾参想到了老师孔子关于孝的教导,就停下脚步,任由父亲的棍棒落到身上。一棒落在曾参的头上,一下把曾参打昏了过去。曾皙着急地守在儿子身边,生怕他有什么闪失。过了好一会儿,曾参才醒过来问候他父亲:“刚才您费心地教育我,没有累坏吧?”

由于不能干活,曾参就留在家里休息。但每当听到父亲回家的声音,他都要忍痛弹琴唱歌,装出一副完全没事的样子。曾皙其实早就后悔了,但听到儿子的歌唱,才稍微宽宽心。

孔子听说此事后,很不高兴,叮嘱其他弟子不要让曾参来见他。

得知消息的曾参赶忙跑过来向孔子解释,说自己正是听了老师关于孝的教导,为了不和父亲顶撞,以及能让父亲感到安慰,不得已才这样做的。

孔子语重心长地给他讲了舜帝的故事。

舜的父亲是一个瞎子,脾气也不好,但舜非常孝顺他的父亲。父亲要使唤他时,他总是能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想杀他时,他却想办法每次都逃掉。父亲如果用大棒打他,他就立刻跑得远远的。

孔子对曾参说:“舜这样做的结果,使他父亲没有犯下不行父道的罪责,而舜也没有丧失孝道。你呢?”

曾参猛然一惊,才顿悟到自己真的差点把父亲陷于不仁不义之中,不觉吓出了一身冷汗。

孝亦有道,方为孝道。如果行孝而不讲方法,就会把一件貌似体面的衣服,穿得千疮百孔,最终贻人话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父母是家里的佛》

问:当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时,常会在兄弟姐妹间造成紧...

父母恩难报,要尽心竭力孝顺父母

有个别同修,认为一个人若不报父母恩,是没有恶报,这...

及时行孝

单位组织了一次旅游。快到海边时,我们见到了这样一对...

不孝有三的含义是什么

问: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

【佛学漫画】净饭王

人生并不是带着追求荣耀的目的就可以实现完美无缺的一...

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唯有父母能消受

我们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过世的父母

问: 师父,我有个问题,就是对我们已经过世的父母。...

什么是小孝、中孝、大孝

大家对孝道,大家都知道百善孝为先,但是什么是孝?我...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阿难化瓜

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

鹦鹉闻法投生天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须达长者,对...

禅者的心境

唐朝时,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修行造诣极高,遐尔闻名...

【佛教词典】二归戒

(术语)归依于佛宝僧宝之戒法也。释氏要览上曰:五分...

【佛教词典】正觉

(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

用什么简单方法处理24小时的妄想

问: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两个小时,我不可能一直念佛...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问: 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

心存敬重,不轻未学

心存敬重不轻未学 人通常自命不凡,也因为自以为不平...

男女之间的贪著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

界诠法师的出家因缘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

众生皆有佛性 不宜杀生庆贺

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无明妄动,是为大咎。从真...

从心里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当今许多人对佛教不甚了解,对僧人存在...

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老和尚,是当今硕果仅存的绝...

供养的时候,天上的宫殿也给你修好了

我们做善事没有根,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

吃肉的危险

(一)吃肉易得心脏病 美国每年至少有一百万人患心脏...

怀玉禅师上品上生的故事

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

【推荐】虚云老和尚《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