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净界法师  2022/08/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问: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们赶快离开。出离很潇洒,灭火却很痛苦。请师父慈悲开示,怎么样才能一边有效灭火,一边潇洒出离?

净界法师答:这个〈譬喻品〉的火宅喻,它讲到火,其实是两种火,一个是内火,一个是外火。内火是由我们的颠倒妄想,就不断地打妄想,就是躁动不安;外火是由业力所变现的果报。你会变成一个人,可能是个男人,是一个女人;你扮演什么角色,你是父亲角色、母亲角色。这个就是有他的业力的牵动。

内火跟外火一般是这样子了。外火,就外在的环境,你只能离,你没办法灭。就是说,外境是非常复杂的,因为牵涉到你的业力跟众生的业力。相逢就是有缘呐!今天他会做你的亲戚、朋友,这个业力一定是非常复杂的互相牵扯。

学佛你要永远知道一个问题:千万不要想去改变任何人,千万不要,包括你的儿子,千万不要。你只有放弃主宰!所以,外火是不能灭的,外火只能够远离。就是说,外火牵涉到众生的共业,所以,离,指的是外境。

当然,你说那我放弃了外境,那我就没有努力空间了。当然,就看你的年纪了。其实这个世界上就这么回事,人生就是选择,你如果要决定想往生,那你就要放弃很多东西,你要过相对淡薄的日子,因为你很多因缘就不能去启动。

这个因缘法是这样,它就像一个盒子,你要么没打开,打开以后就不归你控制了。就是说,你这个儿子一生下来,他怎么样你就没办法控制了。因缘法就是互相牵动。

这个因缘你要么别惹,你惹上那就不是你的控制范围了。所以,印光大师要我们晚年少管闲事,是非常有道理的。就是说,你启动一个因缘,对你自己来说就多一道的问题。所以外火叫做离。

那内火呢,你是离不开的,你不可能逃避你的妄想,你连做梦都在打妄想!所以内火叫做灭。你要有调伏的方法,修四念处或者安住佛号,你要有一个法宝。这个我们就不说了,你学佛那么久,你心中一定有一个家让你靠的。

所以简单来说,你要是年轻,你说,师父,我现在还没有去拼事业,你就叫我远离,那生活就是个问题。就是说,你到一个年龄的时候,你就要注意,外在的火你是惹不起的!你惹不起的!你只能够离开它。说实在的,你改变不了外境,你改变不了任何人,你也改不了任何环境。

诸位你想清楚,佛陀不是叫声闻人离开三界,他是叫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全部离开。

说菩萨不是“生生世世”吗?菩萨“生生世世”,对不起,那不是指你,是指法身菩萨,那叫历事炼心。法身菩萨来到娑婆世界,人家叫做庄严佛土、成熟众生;你现在是跟人家到处流转。

我们回忆一下〈譬喻品〉,佛陀是开出三车,羊车、鹿车、牛车。这个牛车是给谁坐的?菩萨坐的,要修六度。其实凡位的菩萨,我们看《法华经》的意思,表面上在度化众生,其实重点不在度化众生,佛陀让你修六度,是让你离开三界的。所以智者大师说得好,初地以前都是在自利,你在帮助别人只是个过渡,你是靠帮助别人来增长你自己的出离。

《法华经》读一读,看看佛陀是叫谁离开三界?叫三乘的诸子离开三界,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当然,有的离开快一点,有些离开慢一点。但是佛陀的意思,你们三乘人都赶快离开,因为这个火你是惹不起的。

谁可以回入娑婆度有情?法身菩萨可以!因为法身菩萨他是法身,他那种我空法空,他心中已安定在“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那个火是不能烧到他的。但凡夫我们惹不起。

所以,外境叫做离,内心叫做灭,因为你内心的妄想你也离不开,你只能面对。

《妙法莲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庄稼长虫应如何避免杀生

问: 我是一个农民,要种地,可是有时庄稼上会长很多...

倓虚法师智斗阎王死而复生

一、到阴间去了 在当时,闹时令症的人最怕闹肚子,只要...

能不能往生靠的是信愿

问: 当下凡夫业力深重,日常念佛功夫尽力精进,如临终...

地藏菩萨亦弘扬念佛法门

问: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师兄眼里,好像对一句佛号念到底...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这样算杂修吗

问: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譬如儒家经典、道家经典...

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老年人不讨嫌的10个切记

一要切记: 岁数大了不是本钱。这年头什么都值些钱,...

人生短暂须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径

我年青的时候接触过一些老和尚,一说到修行他们常常会...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有一个人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上帝就对他说,清早,...

梵网菩萨戒为何如此殊胜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

【佛教词典】四无量

梵语 catvāry apramānāni,巴利语 catasso appamaā...

【佛教词典】一念相应

一念者,灵知之觉性,亦即本觉,当始觉与本觉灵知之性...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问: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大安法师答...

21种口业与形成的灾祸对应因果

1、说脏话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爱说刺激的话的人容...

每天忏悔罪业,罪业的念头是不是又会数数熏习

问: 请问法师,法师一直在讲重罪问题,必须至少忏一年...

发菩提心

我们常常讲一个公案,说有师徒俩,师父是证到了罗汉果...

清朝陆安人往生的案例

清朝陆岫梅,六品官吴昌濂的妻子,江苏苏州人。一生乐...

杀生不异杀佛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

淫女惑人成骷髅

善能观察真实道理之人,见到任何美好之人事物,无有贪...

老病死苦常随逐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

供养三宝的钱,最好别指定用途

供养三宝,供养时指定这些钱要做什么,一指定了它只能...

在经济危机下你可以过得很简单

有人预测我们可能会进入一个萧条时期,这个时期如果慢...

读书有「五到」

人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增加自我的能量...

我们的果报是怎么受用的

这个地方的识变,前面我们比较偏重在造业这一块,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