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扫地的功德

2014/05/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扫地的功德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清晨,给孤独长者都会来到只洹精舍,顶礼佛陀后,便用心地打扫精舍各个角落。

有一次,长者因忙于其他事情而无法到精舍。世尊经行时,看到地面脏乱,便心想:‘要如何才能让帝释天主从香醉山持扫帚来呢?’诸佛有一常法,如果佛起心动念,即使是蚁子都能了知佛意;但是,如果佛起的是出世心念,即使是声闻、独觉圣者也难可测知。因此,帝释天得知佛的心意,便想:‘世尊为何需要扫帚呢?’再仔细观看,发现世尊正要拿扫帚亲自打扫精舍了,帝释天便即刻到香醉山中,拿了五百把轻软如绵的扫帚,赶到精舍。

佛陀希望乐于修福的众生,都能在殊胜的福田中,种下清净的善业。于是,率先拿起扫帚开始打扫,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及阿难等大声闻弟子一看,赶快也拿起扫帚一起清扫园林。

当佛陀及弟子们打扫完毕后,一起步入食堂中,各自就座。佛为比丘们开示:‘扫地有五种殊胜的功德,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人内心清净;三者,诸天欢喜赞叹;四者,植下来世相貌端正庄严的善因;五者,命终往生天界。’

给孤独长者忙完事务后,来到精舍,听说佛陀及大声闻弟子们亲自清扫园林的事,心想:‘世尊和诸圣比丘亲自拿扫帚清扫的园林,我怎么敢踩在上面行走呢!’因此心生惭愧与惶恐,不敢前行。

佛得知长者的心念,便故意问比丘:‘站在外面的是谁呢?’比丘回答:‘是给孤独长者,因为听到世尊和大弟子们亲自清扫园林,所以心生惭愧与惶恐,站在外面不敢往前行走。’

佛告诉长者:‘只要口诵佛所说的法,就可以往前行走了。’因为佛陀敬重法,诸阿罗汉弟子也都敬重法,因此,长者便以恭敬佛法之心,一边诵偈一边往前行走,来到佛前,至诚顶礼佛足后,退坐一旁。佛陀为他开示法要,并劝慰、赞叹长者。长者闻法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典故摘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省思:

修行在平时,不管是诵经、礼佛、禅坐、听经闻法,乃至出坡作务,只要专注用心,都有无量的功德。‘扫地、扫地、扫心地’,在扫地的当下,专注一心,这念心清楚明白,没有妄想,心定下来,心中的烦恼、执着自然被洗涤,心就跟着清净了。

清扫道场,使之回复清净,不仅护持佛法,亦令自己的心能感到清净,同时也让参礼道场的人感受到清凉法喜,无形中便与大众广结善缘。所以,在佛寺内清理环境,是启发菩提心、长养善根的‘心地功夫’,生活中随时把握因缘落实佛法、精进用功,就是修行的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与不净都是心在起作用

一名有洁癖的县官雇请一厨师。一天,两人为以什么为净...

供养贤圣获福广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有一天,阿那邠...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

无形的三千亿财产

世间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忆念佛陀...

「嗡啊吽」这三个字的功德非常大

嗡啊吽这三个字的功德非常大。如果总说,可以代表诸佛...

宠辱谁能不动心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

往生净土有甚深的功德利益

前面是谈信愿行的信,下面就是谈愿了。就这一部分特别...

皈依三宝获福无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园时,一日对比丘们开示:皈依具...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波罗奈人身贫供养因缘

佛弘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时,那时,国中有一位大...

虔诚祈祷观音菩萨,韦驮菩萨梦中指点脱险路线

一九四一年,日本军队侵占香港之夕,有一位郑子嘉居士...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

黄豆替佛珠,念佛供养两不误

【原文】 僧有募化施主黄豆,每念佛一声,过豆一粒,一...

【佛教词典】十六知见

三藏法数明大智论十六知见,谓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

【佛教词典】解夏

又作夏竟、夏满、夏解。自印度以来,僧团于每年雨季时...

一代名家郑板桥的养生宝典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着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然复妙觐大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

色法的由来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问: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

名称女的成佛因缘

佛陀在毗舍离猕猴河岸的重阁讲堂,一日搭衣持钵,带领...

都是归于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来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的,自古及今应...

排除「如果」的观念

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

外在体现内在

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

如何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问: 请问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答...

有人只是小聪明,有人则拥有大智慧

能够在内心深处明是非、辨真伪,而不张扬、不虚妄,便...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从积极地行善来看,我们要修五戒十善,六度万行,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