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宠辱谁能不动心

南怀瑾老师  2013/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宠辱谁能不动心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淡薄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震惊心态,甚至有所谓得意忘形者。

例如,在前清的考试时代,民间相传一则笑话,便是很好的说明。有一个老童生,每次考试不中,但年纪已步入中年了。这一次正好与儿子同科应考。到了放榜的一天,儿子看榜回来,知道已经录取,赶快回家报喜。他的父亲正好在洗澡。儿子敲门大叫:爸爸,我已考取第几名了!老子便呵斥道:考取一个秀才,算得了什么,这样沉不住气,大呼小叫!儿子便轻轻地说:爸爸,你也是第几名考取了。老子一听,便打开房门,一冲而出,大声呵斥:你为什么不先说?他忘了自己光着身子,连衣裤都没穿呢。这便是“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一个写照。

“受宠若惊”,大家都有很多的经验,只是大小事经历太多了,好像便成为自然的现象。相反的一面,便是失意若惊。在若干年前,我住的一条街巷里,邻家是个主管官员,逢年过节,大有门庭若市之状。有一年秋天,听说这家的主人因事免职了,刚好接他位子的后任就住在斜对门。到了中秋的时候,进出这条巷子送礼的人照旧很多。有一天,前任主管的最小的孩子站在门口玩耍,正好看到那些平时送礼来家的熟人手提着东西向斜对门那边去了。孩子天真无邪的好心,大声叫着说:我们住在这里,你们走错了!弄得客人好尴尬,只有冲着孩子苦笑,招招手而已。有人看了很寒心,感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有关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之间的感受,古今中外,在官场、商场、情场,都如剧场般,是看得最明显的地方。无盐是指齐宣王的丑妃无盐君,历史上都把她用做丑陋妇女的代名词。其实,无盐也好,西施也罢,不经绚烂,哪知平淡的可贵。不经过荣耀,又哪知平凡的可爱。人生的实际经验来讲,谁又肯“知足长乐”而甘于淡泊呢?除非生而知之的圣哲如老子等辈。其次,在人际关系上,不因荣辱而保持道义的,曾有这样一则名言,可为人们学习修养的最好座右铭,如云:“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学佛是为了修心

进佛门是为了修行,不是旅游,例如,以前有人办禅定营...

爱喝酒的年轻人

有一位年轻人很爱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但是酒醒后...

善用其心怎么个「善用」法

在善恶关头,你怎么善用其心? 依着事、依着境,境就是...

慧律法师:学佛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有长远心: 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

受戒后在心中会产生什么效果

我们受了戒以后,内心当中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内...

让心先过

曾35次创造世界纪录的俄罗斯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的教...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

在名号中化解我们凡夫的心

因果轮回是正知正见,如果拨无因果就是大邪见。所以我...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唯识有何重要意义

问: 唯识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义? 答: 唯识法相...

念佛人修行的三个次第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呢?我们在...

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佛陀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财富,应当学会一门技艺,作...

锵锵三人行之肉食还是素食

吃鱼比吃肉安全吗? 窦文涛: 《锵锵三人行》,广美,...

【佛教词典】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

【佛教词典】外四供

(术语)为金刚界三十七尊中,香,华,灯,涂之四菩萨...

怎样才能把善根启发起来

流转门、还灭门。 丙二、转化生命 丁一、总说 什么叫...

圣严法师:逆境也是无常的

一般人遇到无常,很可能的消极:「既然无常就不要管了...

夫妻之间如何幸福相处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

佛示导四天王守护世间之要

一次,世尊在密迹金刚力士宫殿演说法要,当时与会的二...

能持戒不犯,就没有苦果

出家人头上烧了几个香疤,为什么?还有知道的吗?三坛...

【推荐】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

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

如何观心呢

刚开始观心时,我们要在佛堂里把心静下来,你不能在开...

开经偈的含义

念经前所念诵的四句偈,其偈文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手机的利与弊

随着高端手机的发展,由手机带来的隐患也渐浮于水面,...

念佛的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感应道交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