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黄帝与牧童

证严法师  2010/1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黄帝与六位贤士去访问一位修道的隐士,在山上迷了路,当时,正好看到一位牧童在放牛、牧马。

他们就问牧童说:“具茨山要往哪里走?我们要找一位大隗隐者的住处。”牧童回答说:“你们现在所到的地方就是具茨山了。我认识他,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说完即为他们指点路怎么走,怎样通过山路。

黄帝听了很佩服这个牧童,就跟他说:“问路,你很清楚;问人,你也这么清楚,你真的知道很多事情。我还想问你,一个国家的政治要怎样治理,才能真正天下太平?”

牧童就回答他说:“那还不简单!就像养马一样。你看,一群马里面若有一只‘害群之马’,就会使马群动乱不安,只要把害群之马抓出来、赶出去,那这群马就能顺利成长了。”

黄帝听了赶紧下马,和六位贤人一同拜他为师!因为牧童指点他们正确的路,又指点他们人性的优缺点。

其实,人生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清净本性,把烦恼和复杂的心念去除,就能回归纯真无污染的本性。能发挥纯真无邪的爱,关怀普天下的众生,就是救人的“菩萨”。

所以,即使贵为医达,也要向孩童学习这份天真无染的本性啊!

总之,无论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这一念心,时时顾好自己的心,走的路就正确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智人治心不治境,愚人治境不治心

学道别无实法,变化气质,克除习气而已。气质变,品格...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

小小的起心动念,就有大的果报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对着所有弟子在讲经说法,忽然他叫...

不动心才是真修行

某处闹着灾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尽些济助之心,因...

必须下很大功夫来面对每一个起伏的心念

我们在学院里面,乃至于在修道路程上,往往会迷失方向...

生命操之在我,心境决定处境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端心正念,这是最要紧的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厚德载福--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的故事

北东园笔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林则徐的好友,江苏巡抚...

真正的男子气概

有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都已经十六岁了,一点男...

佛陀背痛的因缘

一天,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

佛与提婆达多所结的冤结

昔时,佛与大比丘们一起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当...

【佛教词典】不卑屈

【不卑屈】 p0320 杂集论八卷十五页云:何故此灭名不卑...

【佛教词典】四十二字观门

(经名)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一...

喝酒有种种过失,是故应当不饮

酒在五戒中有,八戒中有,乃至比丘菩萨戒,无一不戒酒...

因小失大,莫此为甚

世间上,许多人因为贪图近利,因小失大;有的人则是只...

净土修行拣正辨异

斋天的要义 我不是说斋天不好,只是现在有的大和尚,...

百蔬之首——白菜

白菜是中国的特产,古时称菘,到宋代才改称白菜,在我...

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

往生西方是诞生,不是死亡

有人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西方是肃杀的意思。这种观点是不...

受了菩萨戒,能否为生病的家人杀生做荤食

问: 弟子学佛多年,已受菩萨戒,吃长素。但家中老伴不...

虔念观音圣号,化除刀兵厄

印祖当年还请许止净居士,专门编了一本《观世音菩萨本...

【推荐】地藏占察忏完整仪轨

末法时期,学佛的路上,有种种的困惑。学佛很久了,感...

一双筷子,断送了江山

话说商纣刚继王位的时候,并无荒淫之象,大家都认为他...

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

如果以前有过杀业的话,拜八十八佛,或者持《大悲咒》...

哪有闲心去看戏

过去,梁武帝很尊重佛教,拜志公禅师为国师,皇帝对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