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必须下很大功夫来面对每一个起伏的心念

惠空法师  2023/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必须下很大功夫来面对每一个起伏的心念

我们在学院里面,乃至于在修道路程上,往往会迷失方向,看不清楚自己所要努力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常常凭直觉去感受会触动我们内心的这些名利、喜悦的事情,当念头闪动的时候,由于习性使然,我们的心便很快地计较、执着在这些名利、可喜可乐的事上面。念头是非常微妙,非常微细的,它的生灭更是快速,只一刹那,“啪!”这么一弹指顷,就闪过了数百念头。

当念头一闪而过当下,变化之快,让我们察觉不到。当前面的贪、瞋、痴念头一生起,后面种种计较执着就跟着来,变成我们所爱着的境界,等我们有所察觉时,那已经变成了你的思想,变成你的习气,很不容易去除了。

对治的唯一方法,就是常常看住自己的念头、省视念头的启动处。常常如此反省、观察,你会发觉,竟然自己的念头是这么肮脏、污垢、令人厌恶,你就会生出心力想要把它摒除止息住,再佐以正确佛法的思惟引导,慢慢的,你对自己的心性的掌握就会有力量,否则,我们就没办法掌握自己。

其实道理大家都知道,我也清楚,各位也清楚,可是就是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就是控制不住我们的念头,往往一撇头、一掉转,就已经落入世间的名利、欲望中了。想要控制念头,必须要下很大的功夫去面对自己每一个起伏的心念。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上面下功夫,把你的心定下来,看住我们的心念,常常用功反省、观察、观照。面对每一个起心动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子才不会迷失在森罗万象的世间境界当中,也才不会迷失在我们所要依循、所要认取的这一条修行菩提道上。

此外,大家对眼前所受用的一切,要能感受到背后那一份恩情,生起很深的惭愧心,如果自己不够精进用功,实在很对不起我们的父母,对不起我们的施主。我们常常有自己所做不能够回报人家对我们这一份供养的惭愧心,内心就不会憍慢,就会比较谦卑,比较肯吃苦耐劳地往前走,不会一天到晚只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也不会一点点病痛,就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

希望大家常常提起感恩的心、提起体念恩德的心,刻苦精进,去除憍慢心,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凡事不能只管自己不顾别人。为别人做事情,要尽心尽力求圆满,凡别人对我有亏欠的地方,我们应该能包容。大家没事能常常这样去想一想、思考、思考,我们的习气,自然就会比较淡一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四大毒蛇

从前,有一位乐修佛道的修行人,决定独往山中用功。但...

圣严法师《越看越是个美人》

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丽,花费了许多金...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

真理战胜邪恶

有一回,佛陀在拘睒弥弘法,受到外道的嫉妒,故意收买...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

本焕老和尚的百岁感言

丙戌年末,老衲百岁。领导看望,弟子凑泊。同门合掌,...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够有悲心去度众生

佛陀建立僧团的目的,也就是续佛慧命,领众修行,传承...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今开十端,众当谛听: 一不欺心 ...

两个有怨恨的人,一定是有亲厚关系

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乃至阿耨多藐三菩提,常见诸佛,...

不要再问我你的前世是什么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要整天为了不确定的事而...

【佛教词典】两权

指声闻、缘觉二乘;此二乘之人,相对于菩萨乘之一实,...

【佛教词典】素怛缆

又作苏多罗,或修多罗,华译为经、契经、綖经等,是经...

【推荐】怨害之起 烦恼为根

从前,优填王的儿子名叫娑罗那,心乐佛法而出家学道,...

感恩心使他得到更大的回馈

在家后的市场,有一位卖古董、玉石、民俗艺品的小贩,...

比丘十八种僧物之齿木

齿木也称为杨枝,磨齿刮舌的木片,古代比丘常用的十八...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六祖慧能在接了五祖弘忍衣钵之后,一路南下被恶人追寻...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

居士恭敬护持三宝,定获无上福田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将军武功高...

六度波罗蜜令众生远离一切苦恼得大自在

这个檀波罗蜜,就是布施,布施将来能得大富,能得大富...

难陀王与那伽斯那共论缘

难陀王是一位见识广博的聪明人,没有任何事能够难倒他...

【推荐】不向此身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我们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观作一个总结。偈颂一是偏重在...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

念佛的两大障碍

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什么障碍要破除?一个是昏沉障,一个...

持戒的人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持戒呢?持戒就是一种警觉我们心念的功能,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