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那律与跋提的出家缘记

2015/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那律与跋提的出家缘记

三千年前的佛陀时代,释迦王族有二位王子,一位是摩诃男,一位是阿那律。兄弟二人的母妃特别钟爱弟弟阿那律,时时不离身边,对他呵护备至,还特别建造了春、夏、冬三时宫殿,并挑选许多美丽的宫女服侍他。

有一天,摩诃男对阿那律说:“释迦种姓里许多皇亲贵族都跟随佛陀出家了,现在只有我们这一家没人出家。如果我留下来经营家业,就由弟弟出家;假使弟弟想要经营家业,理当由我出家!”

阿那律觉得世俗家务烦琐,一心想要出家,于是去面见母亲乞求出家,虽然他往返三次不断的请求,王妃仍然不允许,并用种种方法想要断绝阿那律出家的念头。她想到当时释迦族的跋提王子,他的母妃对他宠爱备至,绝不可能答应让跋提出家,于是王妃就告诉阿那律:“假如跋提可以出家,我就同意你与他一起出家。”

阿那律便前去请求跋提随他一同出家修行,身为王位继承者的跋提拒绝了阿那律。但阿那律不停地以种种方便劝说:“我能不能出家,就全靠你了!”

禁不住阿那律一再诚心恳求,跋提最后终于答应了。他回到王宫请求母亲让他出家,跋提的母妃也不答应,但向来宠爱儿子的她后来以善巧方便的口吻说:“如果阿那律的母妃允许他出家,我就同意你出家。”如此以来,双方如同彼此应许了让爱子出家的允诺。

跋提虽然得到应许,心中还是放不下世间的五欲之乐,希望能多享受七年再出家。阿那律不以为然的说:“人命无常!谁知道我们能活到什么时候?要把握当下的因缘,不要再沉沦于尘世的欲乐当中了!”因为阿那律的坚持,跋提的延迟从七年减到一年,最后剩下七天。阿那律才欢欢喜喜地和他达成协议。

七天后,释迦族的八位王子,带着他们专属的剃头匠优波离,身穿庄严服饰、骑乘宝象骏马,一行人出了迦毗罗卫城来到边境,他们脱下华丽宝衣,连同象马宝车全部交给了优波离:“你常年服侍我们才得以过活,现在我们要出家了,这些宝衣和象马全部送给你,你可以回去了!”放下尘世的包袱,王子们随即前往佛陀游化处。

优波离心中想着:“出身尊贵的王子们都能舍下荣华富贵跟随佛陀出家,我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于是便将所有的珍宝衣饰等物悬挂在树上,喃喃自语道:“这些宝物就送给发现它们的人吧!”

王子们来到佛陀游化之所,在佛前恭敬乞求出家:“我们的父母已经允许我们出家了,请世尊收我们为弟子。”世尊为先行到达的优波离剃度,再依次剃度阿那律、跋提、难提、金毗罗、难陀等六人。优波离受大戒后,成为上座比丘。当时,由上大座比丘名叫毗罗荼,为阿难陀剃度,而次一上座比丘则为跋难陀和调达剃度。

一天,跋提独自在坟冢间的树下静坐思惟,直到夜分已过,在法喜禅悦中不禁大声说道:“实在是太令人欢喜了!”其它的比丘听到了,便向佛陀禀报。

佛陀请跋提过来,问他为何如此欢喜?跋提合掌禀白:“世尊!我从前在家时,虽然贵为王族,在内外重重军队刀杖的森严戒护下,还是时时感到恐惧忧畏。现在我一个人独自在冢间禅坐,却无丝毫恐惧惊悚之念,只一心系念出离解脱之乐,所以才忍不住说出心中的快乐。”佛陀听了称许道:“善哉!善哉!”。

典故摘自:《释迦谱·卷第二》

省思:

无常迅速,人生如春霜晓露,刹那即逝。若不解真理,断除烦恼,精进修行,则生命依旧是在众苦交煎、尘劳盈身中流转生死。欲脱出尘界牢笼,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唯有精进用功,趣菩提涅槃之道。沩山灵祐禅师云:“夫出家者,发足超方,心形异俗,绍隆圣种,震慑魔军,用报四恩,拔济三有。”

出家沙门,了达无常之理,发大愿心,舍俗出家,恒行利他,广修福智,宣扬正法,“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酬报三宝、父母、众生、国土四重恩。出家行道,安住本心,以“教理、禅定、福德”庄严身心,修善而不执善,“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经中的「狮子虫」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狮子虫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当佛说狮子虫的时候,譬...

为何现在的佛教一天不如一天

常说雪峰的饭头,沩山的典座,堂里参禅堂外参禅,总是...

出家需要的条件与方法

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

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

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疾,就是快速;解脱,就是离...

莫以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们看到和尚没儿没女,自由自在,以为当和尚好玩。其...

佛说八种大悚惧的事情

这八种大悚惧的事情就是要经常思维八种使我们感到害怕...

【推荐】传印长老慈母与胞姊出家往生记

1954年夏天,传印长老离开庄河老家,前往云居山。六年...

【推荐】千亿天神皆愿供养这种修行人

东山佛学书院是由东山高中的副校长,与教务主任、训导...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佛学漫画】释迦牟尼佛传

星云大师著,林钜晴绘。...

净居天请佛洗浴

在众多的天宫中,有一首陀会天,天王威仪庠序,相貌庄...

知恩图报的马儿

元生公,是我已故的曾祖父。他生前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感...

【推荐】荷花与泥土

泥问: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

【佛教词典】生苦乃至求不得苦

【生苦乃至求不得苦】 p0479 瑜伽二十七卷十九页云:又...

【佛教词典】六尘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这个悟性真常了惑虚妄,就是说啊我们先经过破妄,诸位...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

人生箴言—圣严法师语录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张 安心在于少欲知足 安身在于勤...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

慈悲三昧水忏的来源

《慈悲三昧水忏》共上中下三卷,今收于《大正新修大藏...

以佛法智慧含融世间法

佛法是从觉性、实相的立场,来观察宇宙、处理人生的一...

在家居士应注意的威仪

什么是居士? 答: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且受了三归五戒...

康熙看病

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宫中御医把所有的名贵药材都用...

有没有浅一点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问: 师父能不能讲浅一点又能速快得成就的开示? 常福...

富那奇堕饿鬼道的因缘

昔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与大目...

黄庭坚转世的故事

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

六祖大师的「三十六对法」

六祖大师世寿七十六岁,二十四岁受五祖传衣,三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