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佛慈法师  2016/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最近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了这样一则新闻:伊朗一个杀人犯被带上绞刑台,行刑的绳子已套上他的颈项,不料受害人母亲这时上前打了他一记耳光,结果男子得以逃过死罪。

二○○七年,年仅十九岁的巴拉勒在一场街头殴斗事件中刺死了另一年轻人侯赛因扎德。他被定罪后,伊朗舆论纷纷呼吁赦免他的死罪。

当天上午,巴拉勒被带到北部城市瑙沙赫尔的行刑场上,这时周围已挤满了围观的人群。巴拉勒被令站在一张椅子上,准备用来绞死他的绳子套上了他的颈项。

眼看行刑在即,这时,侯赛因扎德的母亲阿利内贾德突然上前用力打了巴拉勒一个耳光,并在丈夫协助下把绞绳从巴拉勒颈项上取了下来。

阿利内贾德说:「我的亲戚,甚至是我母亲都要我宽恕凶手。凶手哭了,他要求宽恕。我打了他一记耳光,那记耳光让我平静下来。原谅了他之后,我感觉安心了。」

巴拉勒随后接受电视访问时说:「那记耳光把报复变成宽恕。我现在告诉我的朋友们不要携带刀子了。我真希望当年我带刀子时,有人扇我一记耳光。」

根据伊朗法律,杀人是死罪,但受害者家人有权要求获得「抚恤金」以赦免凶手的死罪。

看了这个报导,我感慨万千,它让我看到了宽容的伟大与不可思议。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确然如此!

试想罪犯如果不是这样被受害人家属宽赦,死了便死了,死后不灭的那颗灵魂究竟能有什么转机呢?说不定是在对受害人及其家属的怨恨中死去。而受害人家属呢?看到罪犯被绞死,当下似乎心中恨气得舒,大仇得报,然而这样蓄足恨意的一番发泄的痛快,又能维持多久呢?对自己死去的儿子,又有何种益处、补处呢?罪犯自己也有亲人,他活在人世的母亲可能终生都要生活在丧子之痛中了!天下母亲心一般,受害人的母亲是母亲,罪犯的母亲就不是母亲了吗?

现在,受害人家属宽恕了罪犯,宽容让罪犯心生惭愧,宽容让罪犯对受害者家属心中满怀感恩,宽容让罪犯弃恶转善,宽容让罪犯由社会负能量成为了社会中的正能量,这是靠绞刑一根绳索能够达到的效果吗?而这位母亲「原谅了他之后,我感觉安心了」,这才是真正的安心。

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最高贵的复仇之道是宽容。」 以仇止仇,以恨止恨的做法是愚蠢的,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常常在旁观的立场上,觉得应该主持正义,可是如果我们自己就是那名罪犯呢?

想想念佛的我们,即说今生,已经做过多少错事、罪事呢?生生世世又做过怎么样的罪业之事呢? 《华严经》上说,假使我们往昔的罪业有体相,尽虚空也不能容受!我们在生死轮回面前,和这名罪犯本质有什么不同吗?

世间一位普通的母亲尚且有这样一颗宽容、怜悯、慈悲的心,古今高僧宽容伤害自己的众生的公案更是不胜枚举,大慈大悲的佛菩萨那种如虚空般的宽容更是无法想像的。 《无量寿经》说:「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道绰大师言:「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念佛人,以此充满愚痴罪业之身,十念念佛,便得往生。这不是法界中最伟大的宽容与救度吗?佛不是宽容一个人,而是宽容一切众生;不是宽容一桩罪,而是宽容众生一切罪。倘若没有阿弥陀佛的宽容,我们哪个人能逃得了阎罗王的绞刑呢?

有人说「主张简单念佛就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对人造罪的纵容,会让学佛人堕落」,这实在是杞人忧天,凡情浅见,看看报导中的人,他因为被宽赦就更加猛烈地造恶了吗?人都有良心,惭愧心,耻辱心,而宽容激发出的乃是人心中慈悲的种子,爱的种子,感恩的种子!念佛人感知到弥陀的救度与宽恕,会激发起其灵魂最深处的惭耻之心、报恩之心、精进之心!

绞刑枪毙不了一颗怨恨的心,凡夫的凡情执着不能终止轮回的生命,只有爱能遮盖一切,爱能赦免一切,爱能解脱一切,爱也能感动一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一进大学,蔚儿就觉得和同宿舍的梅梅很有眼缘,就主动...

道歉的五种语言

表达歉意时说对不起! 道歉的第一种语言是最直接地表...

夫妻之间多留一些空间

王辉在上大学的时候,和阿梅相爱,两人感情很好。毕业...

种植宽容,收获感动

什么是宽容?宽容是宽大有气量,原谅不计较他人。宽容...

我们曾经发誓永不原谅的那些人和事

小时候,有一年过年,王小三说他有一个新玩具,叫粑粑...

借钱别忘了说谢谢

佛教里头讲的是慈悲,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捨无量...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宽容的人,不会轻易伤害别...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圆通法师入竹林寺

在《高僧传》上说到一位高僧的事情,这件事是在南北朝...

【佛学漫画】佛教四大天王

本篇创作思想皆参考于佛经原典,虽然看似神话气息较浓...

「今天」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

一个青年去寻找深山里的智者,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

大佛与大罄的对话

有一间大佛寺里面,供养了一尊很大尊的铜制佛像,在大...

【佛教词典】坐关

僧人封闭于龛内讽经、坐禅或念佛以克期修证者,称为坐...

【佛教词典】阿沙陀

(人名)ā?ā?ha,又作頞沙荼,阿沙荼。比丘名,此人...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亦是个体立身成业...

梦参老和尚开示不净观修法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后,就要发菩提心,使你的心...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净土行人的深信之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

心的四种安住方式

《金刚经》说菩萨他一生的修学只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

布施培福,横越生死苦海

过去,佛陀曾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天,一位...

作恶一日有余,行善千日不足

你要下辈子保持人身,你得修中品的十善业道,你得要持...

事事像铲柄

这天,给孤独园内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佛陀刚...

爱不必喜,憎不必怒,一切皆如梦事空花

【原文】 语云:爱其人及其屋上之乌。言爱之极其至也。...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

关于疾病、长寿和善终

最近一直在生病,每年阳历的二月下旬到三月底,我的身...

佛陀关于末法时代邪欲盛行的开示

《禅秘要法经》: 千五百岁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