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2016/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有一天为比丘们开示:“过去,帝释天王释提桓因,告知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界子民:‘当你们赴战场中,如果心生恐怖畏惧,记得回头看我帝释天所树立的高广旌旗战幢,便不再有怖畏之心。假使没有忆念我的战幢,也应当忆念伊沙天王的旌旗,所有畏怯便自然地消除。如果没有忆念帝释天或伊沙天王的旌旗,应当忆想婆留那天王的幢幡,所有心中的恐怖就会自然灭除。”

“现在我也告诉诸位,假使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面临种种危难,心生怖畏而毛骨悚然之时,应当忆念如来身,并称念: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号佛、众祐,出现于世;惊恐之心自然消除。”

“如果没有忆念如来,则当思惟佛法。佛所说法甚深微妙,一切智者皆依之学习,因为思惟佛法,能令所有惶恐之心烟消云散。”

“倘若没有忆念如来,也没有思惟佛法,此时当忆念贤圣僧众。跟随如来修行的贤圣僧众们,心性和善温顺,于诸法门皆得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证得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等如来座下的贤圣僧众,皆受众人尊敬和侍奉,堪为世间福田。当遭逢厄难时,只要忆念如来贤圣僧众,一切的恐怖自然灭除。”

“比丘们应当要知道,虽然释提桓因仍有淫、怒、痴等烦恼,三十三天的天兵天将们,只要忆念帝释天王就能够不再胆颤惊怖;何况如来已经断除贪瞋痴烦恼。因此,如果有比丘忆念如来时,心中一切忧怖随即消逝无踪。诸位比丘!应当念兹在兹佛法僧三宝,并依照佛陀的教导精进修习。” 当时,在座比丘们听闻佛陀的教诲,个个发欢喜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四·高幢品第二十四(一)》

省思:

古德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忆念三宝能除心中忧怖,是因为对三宝具足信心与肯定自己的佛性。进一步,透过外在的三宝启发本具的自性三宝。佛者觉也,能观的这念觉性,清楚明白而能作主,不被境界所转。法者正也,藉由思惟佛法真理,了达忧怖心念的生灭与虚妄;僧者净也,相信人人本具清净自性,不被忧怖之妄想所染。从理到事,落实修行,让这念心定慧等持,如是随顺觉性,日久功深,定能远离所有颠倒梦想,究竟证得不生不灭之涅槃圣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的八大愿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往东方去,过五倍恒...

一念虔诚 因小果大

有一回,佛陀来到全是婆罗门种的一个国城。城主听说佛...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

禁止杀生可获十种功德

《大方等大集经》:休息杀生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

功德宝山神咒的功德

功德宝山神咒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为何把佛、法、僧称为宝

佛宝、法宝、僧宝称之为宝,略有六义:一希有义,二离...

以虚空做佛事的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又译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菩萨,密号库藏...

一个人堕落三恶道前,会有一些前相征兆

那么假设不幸的是,我们今生的罪业,它在临命终的时候...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物欲横流的年代,怎样做个真念佛人

吴如庵。安徽歙县人,居住于江苏宜兴县。平日一心向佛...

航行的密诀

从前,在航海寻宝风气盛行的时代,入海采宝属于十分普...

爱的分配法则

从前,战乱频仍,到处是难民。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

【佛教词典】五缘

(名数)二十五方便中之五。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

【佛教词典】欲法开缘

亦名:与欲开缘 子题:开欲、与欲是开唯除结界是制 随...

人不宜食众生肉

经言靴裘①等物皆不应着,以其日与诸畜相亲近也。夫此...

星云大师:结婚三部曲

结婚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两个来自不同地方、背景...

为了自己的好运,请注意自己的言行

有的人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要靠自己努力打...

净宗大德彭际清居士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读《金刚经》一年,却看不破情字怎么办

问: 大师您好,我读《金刚经》近一年了,外貌变的愈...

无明烦恼的根没有拔掉,一遇境界就做不得主了

镜子本来有光,只因被灰尘蒙住了,经过磨擦磨擦,转凡...

修净土最忌讳夹杂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

【推荐】贫不等于苦,富也不等于乐

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

放生牛的奇报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一) 这段时间,我协助冯先生编修...

如法放生需要遵循的行为原则

放生是指解救处于生命危险和恐惧之中的众生,使它们免...

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我们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第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