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把佛、法、僧称为宝

大安法师  2018/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何把佛、法、僧称为宝

佛宝、法宝、僧宝称之为宝,略有六义:一希有义,二离垢义,三势力义,四庄严义,五最胜义,六不改义。具如《要集》中说。——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之所以把佛、法、僧称为宝,是引用《宝性论》中的六种意思来赞叹三宝的功德。

第一是“希有”义。一切珍贵的东西,必须是希有的。如果天天能看到,天天能接触到,就没有希有感,不能称为宝。

世间的金银都是希有金属。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也是很希有,如昙花一现。佛虽然能够住持很多劫,但是为了显现希有的尊贵,他要示现涅槃。

如果众生看到佛一万岁、十万岁、百万岁还在这里,他会觉得不希有,不希有就很难生起恭敬之心。所以佛示现灭度是摄受众生的一种权巧方便,是很必要的。

业障重、福德浅的众生难以遇到希有的佛法僧三宝,如同贫穷的众生,对于世间的金银七宝,可能连看都看不到,更别说拥有了。

第二是“离垢义”,离开垢染。世间七宝金银的体性都有很高的纯洁度,都是离开瑕疵、污秽的。

我们建大佛时拿金银首饰什么的去提炼黄金,用于阿弥陀佛身上的贴金。在提炼的过程中,发现杂质有不少哦。如果黄金里面加了一块表面镀了金的铜,那整个黄金一下子就被染污黑了。

这就需要有一个特殊装置,把黄金中的杂质全都析离出来,然后才能够达到99.99%的纯度。世间的珍宝体性都是这样的离开污秽,佛法僧三宝也离开了种种的烦恼,习气都没有。

第三是“势力义”,就是三宝有大势力。世间的珍宝也有它的势力,能够使人脱离贫穷。当一个人拥有金银财宝时,讲话都腰杆硬气些,所谓财大气粗。如果没有钱,也许就会觉得怯弱。在世间,没有财的人是薄福之相,很麻烦的。

佛法僧三宝有比世间财宝更强的势力,以佛来讲,佛具足三明、六通等不可思议的功德,能够降伏一切魔障,制服一切外道。这些就是三宝的势力,如师子吼。

第四是“庄严义”,就是这个“宝”一定能够有庄严、审美的价值。世间的七宝能庄严身体,佛法僧三宝能庄严我们的法身慧命。

第五是“最胜义”。世间的珍宝在一切的物质里面最殊胜,比如说金刚能断一切,不为一切所断。佛宝在所有的生命体当中也是最殊胜的。三界二十五有当中,没有比佛宝更殊胜的了,被称为“无上士”“调御丈夫”。

第六是“不改义”。世间的珍宝即使用火去炼、用石头去磨,它都不会改变。特别是钻石啊,你用猛火去烧,它都保持着很强的结晶体,不会改变。

佛法僧三宝也是这样,在世间法(也叫世间八法,毁、誉、利、衰、称、讥、苦、乐)前,如如不动,毫不改变。

因为三宝有这样的功德,这样的内在价值,所以值得我们恭敬、赞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弘一大师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

五戒受持不住能舍戒吗

问: 弟子无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鸡蛋。如果受持不住...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

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

和尚在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

不要向鬼神外仙请教

因为我们本师已经入涅槃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间...

大安法师:如何读诵佛经

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关于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认为是了此残生...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如何得到阿弥陀佛无量光的护佑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一切处,阿弥陀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信忍、悟忍、喜忍

只要仰信佛的知见,把它转为自己的知见,我们也就大悟...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

【佛教词典】离二边分别止

又作息二边分别止、息二边止。天台宗针对空、假、中三...

【佛教词典】亲缘

(术语)净土门所立三缘之一。观经定善义曰:众生起行...

看着是幸福,其实是灾祸

为什么要受苦?我们招感来的。为什么招感苦?因为没有...

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

《云居山志》上记载的「一粥之缘」公案

云居山就有过这个事情。某某禅师他听说云居山真如寺道...

最胜仙人舍身求法

一天,净威菩萨恭敬请问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行的因缘,佛...

在家佛弟子的课诵选择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

圣严法师:如何看待堕胎

问: 最近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把生下来的孩子掐死后,...

在对治烦恼时,这个观念非常重要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首先,我们...

不做物质奴隶的小人

我们处于这二十世纪六十年的今日,大多数的人,物欲薰...

任你有多大能耐,也留不住这三样东西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

生命只是一团泥

一座大山上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怎样念佛才能不伤气

问: 末学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但感觉念后比较累。我已经...

《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