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事之教

2016/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事之教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睹,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当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尊所说的偈语,顿时都心怀忧愁,跟随在世尊的身后,各各堕泪,相互感伤地说:“如来不久将灭度,世间将要失去光明!”

世尊告诉大众:“大众不要因此而忧愁感伤!世间上没有不坏之物,应该坏灭之物,想使它永远不坏,是不可能的。我过去因体悟“四事之教”,由此而得证。亦复为四部大众,说此“四事之教”。

是那四法呢?第一法为“一切行无常”,世间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生灭;人的身体会有生、老、病、死的变化,乃至于每一个念头都是生、住、异、灭之现象,这就是诸行无常。

第二法为“一切行苦”,众生迷惑于诸行无常之真理,对于外境产生苦乐的感受,而有忧喜之执着,因执着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

第三法为“一切行无我”;无我就是没有自性,一切诸法都是仗因托缘所生,当中没有一个实在的本体,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其本性是空。

“涅槃为灭尽”为第四法,唯有彻底了达一切法是无常、苦、空、无我,灭尽一切烦恼,契悟涅槃寂静,才是最究竟之根本。不久后如来将入涅槃,你们当知!要普为一切众生宣说此四法之根本要义。”

世尊开示圆满后,为了使毗舍离城的人民回去,随即变现一个大坑,分隔开比丘众与人民,世尊与诸比丘众在彼岸,人民在此岸。此时,世尊将自己的钵掷向虚空中,告诉大众:“你们要善加供养此钵,也应当供养高才法师,如此必能在漫长黑夜之中获福无量。”世尊留给毗舍离城的子民们佛钵后,随即前往拘尸那竭国。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六·八难品第四十二(二)》

省思:

众生迷心迷境,执着一切法是常、乐、我、净而生颠倒执着,因此造业受苦,轮回不已。若能在日常中思惟、修习“无常观”,触物即照,照见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等尘境,不论顺、逆境,都是无常,进一步洞悉诸法的本质是苦、空、无常、无我,以此对治心中的贪、瞋、痴等烦恼,让这念心清楚明白,处处作主。心不攀缘于无常生灭的诸法相,妄想自歇,这念本具的清净心自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常念「生死无常」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是印光大师警示我们学佛者的佳...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

不要把歉疚理想带到棺材去

每一个人在世间经历数十年的寒暑岁月会有病老死亡的一...

心律法师:孝顺从当下做起

大家都说,李生是个很孝顺的人。他不仅常说:等我有钱...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

达观法师:无常观偈语

一切法相,梦幻泡影,似露似电,应起正观。 身心世界,...

潇洒人生,坦然面对死亡

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一切宗教、哲学、文学、...

比丘与田主人

从前有位比丘,每天都会到城外旷野的坟场。而比丘在往...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佛陀度化毒龙的故事

昔日,佛在罗阅祇城比留畔迦兰陀尼波僧伽蓝弘化。在优...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

【佛学漫画】假和尚与真名号

老实的方大爷因为假和尚而念上了这句真名号,最终如此...

忍恶无嗔现大威德力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舍利弗和目连两位尊...

【佛教词典】观复

宋代僧。生卒年、籍贯、传记等皆不详。号笑庵。住于毗...

【佛教词典】心所法

【心所法】 p0349 品类足论一卷一页云:心所法云何?谓...

戒律是自由而不是束缚

很多人很害怕受戒,认为我学佛可以,信佛可以,但是你...

承远大师生平及净土思想

一、承远大师的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七一二年八〇二年)...

活在过去或担心未来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觉自己身边的许多人与朋友都活在过...

慧律法师: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佛教徒是采取中道的态度。这风水对我们凡夫来讲确确实...

我们的果报是怎么受用的

这个地方的识变,前面我们比较偏重在造业这一块,这个...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

圣严法师:该不该多生小孩

问: 现在已经是少子化社会,少生小孩或不生小孩,真...

回光返照是观照什么

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就是我们讲的称性起修,...

世间还有什么事放不下想不开的

我们自己庄严无比的主人翁,在佛教早晚课诵本中有一句...

会观照的人,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凡今日社会人士,不...

提不起极乐世界的乐,应当怎么办

问: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来极乐世界的...

如何远离那些不顺的报应

我们应远离恶业,勤修良善,就不会遭如是报应,不遭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