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谁偷了摩尼宝珠

201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艺精湛的穿珠师正全神贯注、战战竞竞地为国王穿着稀世珍贵的摩尼珠。穿珠师蓦然抬头,见比丘托钵立于家门,急忙起身迎请比丘入内,旋即准备饮食供养。此时,一只大鹅摇摇晃晃地走进屋内,见到地上的摩尼珠犹如一团赤肉,长颈一伸,巨喙一啄,一团赤肉转眼即入鹅腹。

穿珠师恭敬供养比丘后,欲继续穿珠的工作,却遍寻不着摩尼珠,大惊失色:‘我家贫穷,如今丢失了国王珍贵的宝珠,将如何偿还?’

‘还我珠来!’心急如焚、不分青红皂白的穿珠师大声地对比丘说着。

‘此珠为鹅所吞食,我今若告知实情,穿珠师必杀此鹅以取珠,我该如何用计,令免此患?’比丘内心不断地思忖。思惟既定,比丘说道:‘为护他命,唯有以己身相代,除此别无他法。我今以此护戒之因,他日必成解脱圣果。’穿珠师听了,仍不明就里,大声威胁:‘快把宝珠拿来!否则对你不利。’‘我没拿你的宝珠’比丘从容地回答。‘这里除了你,更无他人在此,难道是别人偷去了宝珠!’穿珠师边说边将大门关上。比丘顿时陷入绝境,犹如误入重围的孤鹿,求救无门。然而只见比丘面无惧色,从容整衣以待。穿珠师见状:‘你想与我决斗!’‘不,我不会与你搏斗。我只是遵循比丘即使身受巨苦,临终时仍不露身形的教诫,故先行整衣,以免遭你笞打时衣不蔽体。’

见到比丘坚定沈着的神情,穿珠师心想:‘不以棒棍相逼,是不可能要回宝珠了。’

‘啪!啪!啪!……’一阵棒打如雨点般落在比丘身上。

‘宝珠在那儿?快拿出来!’

‘我没拿你的宝珠!’身受巨痛的比丘仍旧如前回答着。

穿珠师见比丘宁死亦不肯说出宝珠去向,不觉懊恼悲泣地向比丘顶礼说道:‘我今虽扑打你,内心却深受痛苦的折磨,一者遗失宝珠,深恐国王降罪。二则为寻回宝珠而责打比丘,身造恶业。你是出家人,应断贪爱心,快还我宝珠,如此能令你不再受杖打之苦,亦让我免去国王的责罚及杖责比丘之罪。’

比丘心生悲悯地说:‘出家人捡拾破旧布为衣,乞讨为食,树下为家,以此为足。对于宝珠,实无贪取之心,为何你一昧将我当作偷贼?’

‘不用多说!’软硬兼施仍不得珠的穿珠师,更加嗔怒地杖打比丘,滴滴的鲜血从口鼻淌落地面。一旁无知的大鹅,见地上一摊鲜血,立即上前啄食。气极败坏的珠师,举取手中木棒,向鹅一击。‘大鹅现在如何?’顾不得自身累累伤痕的比丘急声问道。‘鹅是生、是死,与你何干?’穿珠师不悦地反问。比丘自行匍匐至鹅处,见鹅已死,伤心地说:‘我忍受杖打的苦毒,只为让鹅得以存活。如今我命未绝,鹅却先我而死,原本希望护鹅命而得解脱的功德已无法成就。’

‘一鹅之死,区区小事,为何让你如此伤心悲切?’穿珠师大感不解。比丘答言:‘往昔佛作菩萨时,为救度众生,不惜身命以救鸽;我今以恳切敬慎的心,欲学菩萨舍身护生的行止,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以保鹅命。怎知你一怒竟将鹅杀害,令我心愿不得成就。’穿珠师听完,犹不懂话中端倪,恳请比丘再为详说。

‘先前你入内准备饮食,不慎将摩尼宝珠拂落地面。宝珠映我赤色袈裟而成赤色,大鹅无知,将宝珠误为赤肉,即便吞食。我心思惟:“你为取回宝珠,势必杀害此鹅。”因此为护鹅命,宁身受苦痛逼切,终不愿说出原委。’比丘娓娓道来。

穿珠师取刀开剖鹅腹,一见宝珠,当下嚎啕大哭:‘您为护鹅命,不惜舍身,而我失珠情急无智,却杖责比丘,实为愚痴。’于是向比丘五体投地礼拜忏悔,并且表示:‘您清净的行止多么令人赞叹,坚定的戒行益发使人敬仰!为护鹅命虽身受极苦,仍坚持护戒无有毁犯,此事更是难能稀有!’

忏悔后的穿珠师,恭送比丘还至住处,对其舍身护生持戒的慈悲行止,更生起无比的信敬尊重心。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十一》

省思

佛典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情者爱惜己命,与人类无异。‘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划清波。’文人生动的诗句亦点出天地因万类有情的存在,而显得更加意趣盎然。倘能以慈悲心尊重、珍惜一切生命,这念心将更贴近生命,开展出另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菩萨》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

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

净土宗大德蕅益大师开示: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

两悲相感,当下就把我们摄受住了

我们为什么要举行十天百万佛号闭关,有个好处,就是让...

放生条件不具足,有哪些方式可替代呢

如果没有放生的条件,有哪些替代放生的方式? 如果没有...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问: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方海权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

如何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当从惭愧、忏...

鱼王悲心救饥民

久远之前,有一群贫穷困苦的人,一心向佛,也发心布施...

只看到挥杖鞭策的外相,见不着无相的慈悲

有一天,一头迷路的鹿跑进高山寺境内,明惠上人看了连...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禅师的笑

唐代一个疯和尚名叫寒山禅师,别人看他语无伦次,东一...

120岁传奇高僧虚云老和尚一生的十大劫难

一难生为肉球 老和尚是在清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七月...

证严法师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

你原本就很快乐

一个有钱人,不知道怎么样找到快乐,于是背了一袋子金...

【佛教词典】上士

(一)菩萨之异称。又作大士。菩萨远离迷执邪见,正见法...

【佛教词典】智者于界善巧

云何智者于界善巧?佛言。智者于十八界。如实知见。是...

明学长老:恪守印祖规约,道风远播中外

灵岩山能够像今天这样道风很好,主要是根据印光法师定...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文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我亲自听到这么说:有一次,本师...

莲池大师警策

伤足自规(四条) 一、自今已往,得一时筋骨轻安、行坐...

闻佛名号即得大利益

【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轮转三界,无有穷已。是...

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错了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这...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要消灭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我」是最重要的

在生命当中我们自己得到一个暂时的果报,别人也得到一...

星云大师《化缘化心,不一定化钱》

许多人说:我必定很会化缘,所以才能创建这么多的佛教...

东林佛号与中医医理

到东林寺坐诊近半年,见了许多因念佛而身心受益的同修...

贿赂阎王

从前有个国王,每天从早到晚,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钱财女...

不曾彻见生死之苦

世事虚幻,人命无常,当护其眼界,劲其神虑,苦其身毋...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