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

圣严法师  2011/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当从惭愧、忏悔、感恩的三方面努力。

“惭愧”的意思是自知对不起自己称为惭,自知对不起他人称为愧咎。

一般自负、自大、狂傲、骄慢的人,不会产生惭愧心,总觉得自己无愧于天,无愧于地,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像这样的人,在智慧和慈悲方面,是不容易成长的。有了惭愧心,便会谦虚礼让。儒家也说,满遭损、谦受益。自知有所不足和有所缺失,是自我的检讨反省,便有改过改进的可能,否则错上加错,那里还有自我成长的机会。所以惭愧心是人格的清洁剂,在清理了染污物之后,向著既定的方向,继续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忏悔”就是承认自己的过失,承担应负的责任。

比如做老师的人,没有尽到老师应尽的责任,对不起学生,就是用忏悔心来弥补;小过失对自己的良心忏悔,大过失当对学生的面忏悔,忏悔不会丢脸,忏悔也不等于老师永远就有过错,那是表示勇于负责,勇于改过的态度。有些人不懂得忏悔的真义,他们在神前或佛前,焚香祈祷,说是犯了错害了人,请求神佛,网开一面,原谅他们无知;这样在神佛的偶像之前忏悔之后,便以为不再受到应得的惩罚了,下一次有了机会,再三再四地犯错害人,又再三再四地去焚香祈祷表示自己的无知,请求神佛原谅他们的无知。这种忏悔的心态不正确,也不能收到忏悔的功效。

“感恩”不仅是一般人所说的回馈,应该是饮水思源,感念之情常系心头。

所谓恩人,究竟是谁呢?除了父母是最亲的恩人之外,凡是在你的生命中对你有益有助的人,都是恩人。恩人可有两类:一是为你顺水推舟的人,二是使你逆水行舟的人。一般人仅以顺水推舟的人为恩人,给你打击、批评、诽谤、阻扰的人,便以为是仇人。其实,那些人使你从逆境中受到锻练,助你久炼成钢,岂可以说不是恩人。例如释迦牟尼在《法华经》中说过,他的一个叛逆弟子提婆达多,将来一定成佛。因为从释迦牟尼在过去无量劫前发菩提心后,提婆达多都是给他逆向的帮助──打击、阻挠、破坏。提婆达多使释迦牟尼得到了磨炼,使他成了佛,所以有大恩德。诸位菩萨,在你们的生命史中,这样的恩人多不多呢?如果有,在你们心里是怨恨抑是感恩呢?一般人要做到不怨恨已经很不容易,何况要向这种人感恩!

曾有两位法师,因为细微的法义之争而吵了一辈子的架,彼此发誓不想见面。逢到佛教界有聚会的时候,两人都会先问有没有对方参加,如果有一方参加了,另一方就不参加。

另有第三者跟其中的一位说:“我们大家总有一天要到极乐世界去,你们二位也要去啊。怎么现在就有他没有你,有你没有他地吵个不休呢?”

那位法师说:“阿弥陀佛,如果那个魔王也能到西方极乐世界,那还是什么极乐世界吗?他都去了我还想去吗?”

双方怨恨到如此程度,还是两位出家人呢?不过出家人也还是人,所以也会产生怨恨。毕竟不是为了私利而为法义,故在二位法师中,有一位在临终前悔悟了,他留下遗言说:“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与某某法师为了佛法的观点之争,吵了一辈子架,并且从此不相往来。我死之后,希望某某法师能够原谅我,能来参加我的葬礼。”

因此使得另外一位法师在葬礼上痛哭流涕地说:“阿弥陀佛,我怎么跟他吵到死为止呢?还是他先原谅了我,他真是成佛了,而我却仍是个丢不下怨恨心的鬼。”

像这样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产生怨恨心是很容易的,消除怨恨心则很难,如果能把恨得很深的人当成恩人看待,是极不容易的事,但是我们要练习,不练习就没有智慧,也没有慈悲。人在一生中,多多少少总会遇到像这样助你逆水行舟的人,如果你从来没有遇到过,总是一帆风顺地走过人生,你真是一位福德殊胜、因缘殊胜的人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

○ 事业无需惊天动地,有成就行;情意无需甜言蜜语,...

十种受阴魔(一)过抑生悲

前面等于是一个前言,这以下就正式地进入我们破除受阴...

悲田供养获极大功德福报

父母,祖父母乃至亲人长辈老病时,我们能以饮食,医药...

趴身铺路 所求为何

「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为了使众生人人幸福快...

我曾亲近过几位长老,发现了他们好人缘的秘密

度化众生最主要的是要有大悲心,佛陀的大悲心是怎么样...

【推荐】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

【推荐】人生迷茫时,向圣贤借一点智慧

一、向孔子学习谦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于自...

陪他做一只蘑菇

有一个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圣严法师:四圣谛讲记

四圣谛是基础的佛学,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后的第一个夏...

圣严法师《闻声救难,度一切苦厄》

观世音菩萨宛然是与娑婆有情,别具深刻因缘的菩萨。人...

圣严法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我说我回到美国,回到台湾,却不知道向何处是回?又向...

圣严法师《逢凶化吉》

在发生911恐怖事件后,大家都希望我不要去美国了。 我...

【佛教词典】头陀十八物

头陀所使用的十八种道具,即杨枝、澡豆、三衣、瓶、钵...

【佛教词典】二智(四)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智:   一、如理智 谓诸佛菩萨...

研读经教时,需要注意什么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

息心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

一切忏法,念佛最胜

我们造作的无量无边的恶业要忏除,靠其他的忏法,效果...

释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愿心

今天我们讲第二讲,翻到第一编净土宗的成立。我们主要...

那就是禅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

四十八大愿——(第42愿)悉得清净解脱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

念佛的现世感应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

在世间唯有这一句佛号最珍贵

一百多位参加庐山东林寺十天百万佛号闭关的莲友,在闭...

面对诱惑要常淡然

过去有一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

人生经验的痛苦能否激发往生力量

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会往生的。你说,欸,我虽然...

六大根本烦恼牵引着我们轮回

我们讲业障通常包括了三大类,哪三大类?就是烦恼障、...

无钱的为衣食忙,有钱的贪婪色欲不得出离

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